本周伊始,一条“中美纺织品达成暂时性协议”的报道就惊动了几乎全国的媒体。是的,从4月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生产的棉织衬衫及上衣等3大类出口纺织品发起特保调查至今,这场争端已经持续了将近6个月时间。倘若从去年10月22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决定对中国袜类商品实施特保措施算起,这场争端持续时间更已
经长达11个月。
我们都期望中国纺织业遭受的这场无妄之灾能够早日结束,但愿望并不能代替现实。虽然有关媒体的报道已经炒翻了天,但中美两国政府都没有就此发布任何正式的确认,而且报道本身也多有可以置疑之处;因此,中美是否已经就纺织品争端达成协议,只等正式签署,我们还不能肯定。即使中美双方确实已经初步达成了纺织品协议,只等签署,但从我国和其他几乎所有国家与美国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对美经贸谈判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很高,不到正式签署,一切都不能算数。因此,除非中美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协议,我们还不宜过分激动,仍以淡然处之为上。
全球纺织品贸易“后配额时代”第一年还差不到两个月就要结束了,虽然中美争端尚未尘埃落定,但并不妨碍我们对此进行总结和展望。中国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纺织品服装生产与出口大国,堪称“衣被天下”,无论是就业人数、出口实绩还是竞争优势,均颇为显赫:
在就业方面,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我国纺织业直接就业者1900万人,出口企业3.84万家,其中就业者约600余万人,每1.5万美元出口额创造1个就业岗位。
在出口实绩方面,按照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我国《海关统计》“进出口商品类章表”中将纺织品和服装纳入“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类别;2002—2004年,我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类商品出口额从578.6亿美元增长至8877亿美元,增长53%;2005年1—9月,我国纺织品出口为800亿美元,同比增长23.4%。
在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方面,论资本设备投资,近10余年来,中国纺织服装工业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据国际纺织机械制造商协会(TIMF)统计,1994—2003年间全世界55%的织机和23%的纺纱机卖到了中国。论生产成本和效率,土耳其工资成本是中国的3倍;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工资虽然低于中国,但劳动生产率比中国低更多,因此其单位工资成本比中国高。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采购商之间长期的良好关系……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纺织服装工业的优势。拥有如此优越的基本面,相信中国纺织服装工业有着远大的前程。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纺织业角逐世界市场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要不断遭受来自贸易保护主义的困扰。早在纺织品贸易“后配额时代”临近之际,中国纺织服装工业已经因其竞争力强大而成为国际纺织品贸易领域的头号问题,今年的特保争端不过是潜在的威胁化为现实而已。虽然中美纺织品争端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但其他发展中国家接二连三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发起的限制措施同样不可忽视。由于我国纺织企业对后配额时代预期过于乐观,即使预计到了贸易保护的威胁,集体行动的逻辑也推动他们争先恐后扩大生产能力,致使特保争端对纺织行业的打击显得格外沉重。
特保争端终究要结束,至迟到2008年之后,进口国就不能继续使用这一工具来限制我国纺织品,但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十五、十六条发起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仍将是进口国挥舞在我国纺织出口企业头顶的大棒。我们只有做好一切应对工作,才能最终将我国造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纺织强国,而不仅仅是纺织大国。(梅新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