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感这一战略主线将总揽我国改革发展的全局,并全面贯穿于“十一五”规划之中。党中央把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中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抉择,是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的战略抉择,也
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
党中央这一重大战略抉择,是经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作出的。早在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连续四次发表科技工作的重要讲话,其核心都是自主创新问题。在以后几个月到企业和全国各地考察中,更把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强调这是保持长期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要努力走出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自主创新包含了三重涵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就是要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实现重点跨越,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集成创新。这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形式,即选择具有极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如汽车、信息产品),大力促进多种相关技术的综合集成,在此基础上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这是人们最关注的技术进步。三是“二次创新”。就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再前进、再创新。实践证明,拒绝引进、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但只讲引进、不讲创新,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边跑,同样导致落后被动。引进为了创新,引进促进创新。总之,三重创新,全面反映了发展中大国的自信、战略眼光和开阔胸怀,是中华民族充满信心、智慧和力量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实现复兴、重回世界前列的必然规律所使然。
党中央把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从比较封闭的国家转变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并通过和平发展愈来愈受到全球瞩目的开放型大国。然而,我们面对着三大难题:一是“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如何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已成当务之急;二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必须改变,中国产业体系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三是出口产品“料重工轻、量大价低”的局面也亟需改变,才能极大地增强国家竞争力。破解这三道难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舍此没有别的出路。在发展科技特别是战略高科技及其产业方面,必须强调国家意志,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关键产业水平,才能确保国家主权独立和国防安全,也才能真正破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和增强国家竞争力这三道难题。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和全部价值,自觉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创新体系和创新队伍,不断拼搏、攀登和跨越,在自主创新三大层面有所突破、有所前进。科教兴,则国运盛。愿伟大祖国在自主创新支撑下,如神舟六号冲天而起,光焰无际!
(徐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