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魏
2002年,青岛市图书馆一期扩建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启用当天,这座财政投入7200万元、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新馆设施委实令一位“有备而来”的老读者吃了一惊。在老人漫长的记忆里,到空间狭仄的图书馆看书是要自备“坐席”的,所以那天他照旧随身带了一张折叠凳。当天老人惊喜的神
情或许能够代表青岛人在过去5年间面对急速推进的城市文化进程所流溢的喜悦心情。
据粗略统计,自2001年至2005年,青岛市、区两级财政用于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总投入即超过2亿元,几乎为过去20年的总和。
在过去的5年中,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能够感知文化功能的升级、文化服务的逐步完善所带来的、为民众所共享的文化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文化设施“扩容”
如果说设施建设是文化发展中的一项刚性要求,那么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则不仅是必需,而且是检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
2000年青岛市博物馆东迁,搬入总投资达7500万元的东部标志性文化设施———文化博览中心,陈列空间逾2万平方米;2002年青岛市图书馆新馆扩建工程竣工,2004年其旧馆翻修开放,增设少儿图书阅览部分;2005年青岛市群众艺术馆设施再行扩建升级后开放,成为国内同类设施中的佼佼者……
与岛城四大公共文化设施一同“扩容”的,是建立于硬件设施基础上的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的拓展。5年间,四大公共文化设施在服务功能与运作方式上的探索从未终止,并始终固守同一原则———最大限度的公众使用率。
博物馆从最初单纯举行固定的“青岛文明之光历史陈列展”中走出,加强对外交流,打造“高位展台”,逐步形成了“走近大师系列展”、“动漫展”等多个针对不同城市人群的展览品牌,同时确立了全年展览档期制,初步形成了品牌展览与特别热点展览月月对接辉映的布局,2004年博物馆的年客流量增至6万人次以上;
群艺馆改变了以主管部门自居的官派作风,不仅适时根据群众需求更新培训课程,还开设了市民剧场,普通市民不但可以免费看演出,还登台成为主角;
市图书馆在新馆开放之初就新鲜提出了“全民文化中心”的概念,时至今日,这一定位虽未完全实现,却取得了实效性的突破:定期举办的免费讲座和电影放映,总是排满各色展览的展厅;
工人文化宫则冲破了其行业分割的旧模式,尽量使自己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大循环中去,从持续22年的“每周一讲”的持续火爆, 到针对城市特殊群体、尤其是外来务工群体设立的文化服务站,“流动课堂”和“流动书屋”的建设,可见其日益丰厚的
群众积淀。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位于老市区的青岛话剧院所属小剧场,自2002年正式创建后,它不仅成为专业领域的重要支撑载体,而且还在
2004年创办了首届“市民舞台”,正逐步演变成新型的群众文化艺术的沙龙。
城乡文化一体延伸
在2004年青岛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表述:“要完善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每个社区都建有综合性多功能
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这一年七区的两馆(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硕果累累。2004年又被称作青岛的“基层文化设施发展年”。
到2005年,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先是市、区两级财政各出资1000万元对市内四区100处街道社区文化中心进行了
改扩建。社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不久,市政府投资200万元对20处镇级文化中心的改扩建项目也进入实际运作。
与此同时,一系列相关决议将“城乡文化一体化均衡推进”的城乡文化发展总目标摆到了桌面。
在今年初的全市文化系统工作会议上,“服务”作为一个关键词被列为年度文化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这项任务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
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利益;而在随后出台的《关于
开展2005文化建设年活动的意见》中,“坚持以人为本”被明确为均衡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要素。
紧接着便是市政府《关于建立扶持农村文化发展服务平台的意见》的出台,其中明确提出要“将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的城乡差异最大限度地减到最低,进而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青岛率先明确提出了“3年内构建起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活动建设三位一体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并规定:从2005年起,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扶持经济贫困镇村文化中心建设;到2007年,全市镇(街道)都要建立独立的文化中心。
在加速缩小“城乡差异”的同时,对城市特殊人群文化生活的关注也提上日程。今年下半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建委、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等6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农民工文化服务平台的意见》提出:以公益文化设施、文化知识培训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三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采取创新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力求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服务载体,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良好机制。
文化产业愿景初现
过去5年间,青岛影院设施的建设和布局恐怕最能体现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线索与轨迹。
2002年底,位于中山路老城区的中国电影院完成三星级改造启用,这几乎是建于解放初期的影院设施首次大规模的改造升级。对于市民和主管部门而言,政府200万元的投入所产生的回报令人满意:短短8个月时间,“中国”的票房就从原先的30万元激增到130万元,其2004年两个月的收入就已经超出了2002年全年的票房收益。
2004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汇泉电影城,无疑是城市影院设施建设渐入高潮的起点。这座位于新老城区节点处的观影设施第一“城”首次引入民营资本,并以电影业带动创建了一个以文化设施为核心的活跃的广场商圈。以此作为开端,跟随2005年“影视之城”概念的首次提出,电影产业将成为青岛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头:“凤凰岛”传媒业影视基地的演艺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即将在开发区崛起,青岛将不仅是一座每年可接待百余剧组的天然影棚,而且是电影业的人才蕴育基地与产业聚集地;方兴未艾的都市动漫产业相伴得以衍生;由城乡八大影城组成的城市影院设施建设框架雏形初现……这一切都在彰显着这座城市以电影产业为主题的全新的城市功能定位。
2005年城市音乐文化产业也在年初“音乐之岛”的特色命名后进入实质性运作。青岛交响乐团正在向职业化的城市交响乐团迈进。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这一国家级国际音乐赛事定居青岛,首届赛事于2005年9月成功在青举办。而硬件方面,青岛大剧院的建设业已开工。另外值得期待的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青岛创作基地正在积极筹措中,一些国内外音乐机构将有望引入青岛,这些构想无不表露出青岛打造“音乐之岛”信心。
而除此之外,2004至2005年度青岛诸多投入建设的大项目也都把提升城区文化功能作为首要定位。2004年,青岛有史以来最大的旅游项目———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在海豚表演馆东侧奠基;国内首个文化艺术主题园区———青岛现代艺术中心在东部海滨奠基。二者将共同勾勒出
中国最具特色的城市休闲海岸,并将取得独特的城市海洋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