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贝壳片造出迎宾馆,测量花石楼200多次
30年垒出青岛五大建筑
亭台楼榭、红瓦尖顶、雕花玻璃……,花石楼、迎宾馆、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德国总督府,1:100的真实比例,惟妙惟肖地再现了这五大建筑的风骨。历时30年,市民纪周统用贝壳磨成砖瓦,盖起了五座袖珍版的五大标志性建筑。
30万片贝壳:造出“迎宾馆”
昨天晚上,在纪周统的家中,记者看到了“迎宾馆”:大到建筑的立体布局,小到一砖一瓦,甚至一条窗棂上的花纹都仿真到了极高的程度,整个建筑的颜色也大致符合原有的风貌。据纪周统介绍,“迎宾馆”用了30多万片贝壳,整整花费了他两年半的时间。鲍鱼壳、扇贝壳、江贝壳都是主要的原料,先加工成小片,再仔细地手工磨成长度一厘米左右的“砖瓦”,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纸,一砖一瓦地盖起来。30年:五大建筑近于完工
记者找到纪周统的时候,他正在家中“盖总督府”,主要的工作都已经完工,只剩下一点边边角角的修饰。从18岁开始痴迷这项爱好,如今已是30年过去了,纪周统终于可以欣慰地看到自己的成果了。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他的妻子许家春默默地修饰着“总督府”的红瓦,纪周统白天上班,晚上工作到深夜,妻子从无怨言,主动打下手,希望丈夫能够早些休息。纪周统告诉记者,他从小喜欢贝雕工艺,从18岁那年他就决定要用贝壳造出青岛的主要建筑,历时30年不馁。为了找到大的工作间,为了摆放他的成果,他甚至从舒适的套二房搬出来,租住了一套几乎没有装修的大房子。
15年花石楼”没变样
五大建筑中的“花石楼”已经制成15年了,可形状和颜色一点没变,没有一片“砖瓦”变形。纪周统告诉记者,由于采用的贝壳硬度都很大,保存仔细,“建筑”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和腐蚀,记者用手摸上去,硬度很大,和刚采来的贝壳并无太大差别。他还给记者展示了30年前制作的一座小楼,颜色和质地也完好无损,再保存几十年没有问题。
200多次测量花石楼
纪周统制作的贝壳建筑全部是按照真实的模样,做好图纸,以1:100的比例制作的。为了制作图纸,他不得不上百次地实地测量,15年前他为了制作花石楼的图纸,在3年的时间里实地测量了200多次,终于将一些正面看不到的布局都掌握清楚了。现在,纪周统又盯上了市公安局大楼、老火车站、栈桥等建筑,一有时间就去测量、观察,准备下一步的创作。
收集贝壳不容易
制作贝壳建筑对贝壳的质量要求很高,硬度和颜色非常苛刻,一大堆贝壳里挑不出几个来,真正打磨成砖瓦的就更少了,用来制作玻璃贝壳内片只能以100元/两的高价购买。因此,买扇贝吃就成了习惯,即使如此也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纪周统就拿上袋子,到一些海鲜酒楼搜集鲍鱼壳和扇贝壳,时间长了,和饭店的人都熟悉了,知道他有这个爱好,一些饭店就将扇贝壳攒起来给他。纪周统拿到工厂切割后再细细打磨成小砖瓦。
开办老建筑展示厅
记者注意到,他的“建筑”全部是德式建筑,纪周统解释说,这主要是德式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强,便于表现,而日本建筑虽然精细,但外观的表现力要大打折扣,所以他创作的都是德式建筑。“我准备干到老,将青岛的主要老建筑都浓缩起来。”纪周统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所有的贝壳建筑陈列起来,游客一进青岛就能看到青岛的特色建筑,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可以按图索骥,细细欣赏。记者:当初决定制作这些“建筑”主要出于何种考虑?
纪:这是我的爱好,我把它当作我的一项事业。
记者:30年如一日地干着同样的打磨、粘制工作,有没有感到枯燥。
纪:我每天是带着兴奋的心情去创作,我觉得很有意思,妻子也很支持我。
记者:你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去“垒”出一个1:100的“迎宾馆”,觉得能值多少钱?
纪:真得无法估量,我为它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
记者:有没有出价想购买这些贝壳建筑的?
纪:我从来没有宣扬过这个,只有一些朋友知道,多少钱我都不会卖,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记者朱人杰曹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