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即墨制造”变“即墨创造” 本报讯 日前,由金王集团自主研发的新型复合体烛光材料标准被确定为国家行业标准。这标志着即墨市借助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基本实现由“即墨制造”向“即墨创造”的转变。目前,即墨市高新技术企业
由2000年的12家发展到30家,年产值由17亿元增加到45亿元,增长166%。 近年来,即墨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创新投入、人才培养和构建创新体系,积极引导企业走产学研合作为主的自主创新之路。据统计,即墨市科技投入从2000年的460万追加到2004年的1560万元,已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达68件。
坚持技术创新。即墨市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对传统工业进行高起点改造,逐步形成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企业规模化的格局。目前,即墨市共有2254家民营企业与内外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90亿元。其中,即发集团自2000年以来,累计投入技改资金8.6亿元,建立了中国针织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平均每年开发新技术60多项、新产品600余个,自主研发的“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针织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发明专利。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新加坡创新科技项目的投资商是世界电脑声霸卡的发明者和世界PC多媒体音效标准的制定者,主要生产电脑声霸卡、MP3播放器等数码高新技术产品,已占领全球70%的市场份额。
坚持品牌创新。即墨市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实施“品牌兴市”战略,加快培育知名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据统计,即墨市民营企业注册商标1280个,涌现出青岛市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重点支持的出口名牌50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7个。即发集团是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商务部重点扶持和培育的出口品牌于一身的品牌企业。借助这一品牌优势,即发先后与包括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16家外资企业兴办了20个企业,累计合同利用外资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
坚持体制创新。即墨市依托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切实增强企业活力,保持经济发展的体制优势。目前,即墨市有100多家民营企业与15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138家民营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94家被认定为青岛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初步建立研发———孵化———产业化链条式发展模式。据统计,即墨市专利申请量累计分别为788件,每年推广和应用新技术100多项,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新引进的金王集团就拥有专利1126项,在30多个国家进行了专利注册,年出口创汇1.2亿美元。
坚持发展模式创新。即墨市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节约型经济模式,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跨越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仅在青岛服装工业基地,就有22位农民投资1.6亿元,建起无污染的环保型清洁工厂。恒生源集团在王村镇的盐碱荒滩上,建起了大型养猪场,利用粪便等废弃物,年生产加工优质有机饲料8000吨,销售收入达到1100万元。
即墨市在成为针织服装服饰、电子及电子配件、造船及造船配件、食品饮料、市场商贸和旅游特色产业制造基地的同时,还并涌现出即发针织品、即发龙山高档服装面料、永元世界名牌运动装、英派斯健身器材、新加坡创新科技个人数码娱乐产品、高丽钢线胎圈钢丝和金王蜡制工艺品七个全国同行业最大的工业基地,进一步增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成为带动即墨市经济快速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极。张正杰 孟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