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价格走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方对地方政府,特别是上海和北京市政府有很多指责,认为他们人为制造泡沫、哄抬房价。但我们更应看到,21世纪以来,全球房地产市场一片涨声,并非只有中国。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04年
12月9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南非房价1997—2004年上涨了227%;爱尔兰房价同期涨了187%;西班牙同期上涨149%,去年仍然坚挺,上涨了17%。英国这7年累计上涨幅度是139%,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意大利等国的房价也都是一片飘红。中国香港地区仅去年就涨了31%!发达国家中比较例外的是德国、日本和瑞士,没有跟上这一波行情,房价只有小幅上扬。
所以,不仅中国,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在大谈房地产泡沫问题。英格兰银行行长几次出面发出警告,警惕英国房地产泡沫,并连续几次加息。格林斯潘也对美国房地产投资者做过类似警告。
但在中国,我们目前测量房价还停留在较原始的阶段,用不同时期房地产的平均销售价格来划出价格指数。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例如,去年上市的新房都在市中心,由于供应关系,今年上市的新房都在郊区,这样房价指数必然猛跌,但这种价格信息能反映什么内容?反映市场需求突然下降?市场由牛市转为熊市?如果这样去解读一个价格指数体系,只能造成误导。
中国城市———尤其北京和上海———房价上涨包含了很多价值内涵的增长。对比现在的房屋和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的房屋,从建筑质量、材料、设计,到小区服务和环境,特别是基础设施如地铁轻轨、文体服务等,加上整个城市市容,质量提高是显而易见的。杭州就是一个例子,杭州这几年大力投资市容建设,城市增值了,当然要体现在房价涨幅上。
错误的价格指数,不仅严重误导房地产消费者,也会迷惑投资者和政府决策者。对于消费者以及投资者而言,他们根据权威部门公布的市场价格指数走势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如果权威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有严重缺陷的,给大家一个错误的市场走势信号,必然会对市场行为主体造成误导,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也同样会造成误导。
在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对特定城市的实证研究之前,就盲目断言房价上涨存在“泡沫”,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据《中国房地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