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室内,航 天员模型身着航天服 |
|
当时研制出的航天食品 |
   绝密代号“714”    1967年初,在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同时,为集中力量、加强空间技术研制工作,聂荣臻元帅向中央提出了组建卫星、飞船研究院,负责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及其他空间飞行器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载人飞船研制的建议。同时,这个研究院还要承担生物卫星的生命保障技术、宇宙医学研究、航天员训练以及空间物理和空间探测技术的研究工作。
   1967年7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上马中国载人航天项目,批准载人飞船的研制和选拔中国的航天员,这项绝密的任务代号为“714”。
   1968年初,中央军委下达了选拔航天员的任务,由空军和航天医学工作研究所承担。
   从歼击机飞行员中挑选
   1969年10月,选拔队伍乘空军专机赴四大军区10多个飞行部队。此前,他们参考了美国、前苏联的一些经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
   前苏联第一批航天员全是从飞行员中选拔的,加加林、季托夫都是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而美国早期则是从空军试飞员中选拔,试飞员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工作技能都要优于普通飞行员。飞行时间不少于1500小时。根据我国空军的实际情况,从试飞员中选拔不大可能,当时中国全部加起来也没几个试飞员。对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三种类型机种的飞行员进行综合考察后,认为歼击机飞行员无论从身高、灵活度,还是思维反应上都更适合航天员的要求。
   那时选拔航天员,不像美国是由自己报名,而是先根据档案筛选。政治条件是选拔的重中之重,其它的硬条件为:必须是歼击机飞行员,年龄在30岁以内,身高在1.8米以下,体重为80公斤,身体健康。飞行时间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定在500小时之内。身高和体重是由飞船要求决定的,但年龄不是绝对的,后来入选的人员中有个别战斗英雄已三十五六岁了。
   通过政治思想、飞行技术审查和最初的体检,在大约1840多名飞行员中,摸底后有215名符合初选条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筛选,初选合格者共88名。
   先朗读毛主席语录再进行体检复选
   1971年1月,88名飞行员集中到北京空军总医院进行复检选拔,他们住在一个封闭的小楼里,不准和外界接触。那时的检查富有时代特征,每名参加选拔的人员在做选拔科目前,先要掏出红宝书与选拔人员一起朗读一遍毛主席语录。
   在动态肺功能检查时,受选人员戴着口罩,口罩上连着一根粗粗的氧气管,随着前方的节拍器的速率调整步子原地跑步。在他的旁边,一名女工作人员口中一遍遍背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甚至在进入低压氧舱,关上门以后,技术人员也要在舱门外站成一排朗诵毛主席语录,才开始工作。
   88人最后只剩下19人
   当时“曙光一号”飞船因条件限制,过载高达10个G值左右,受选人员要求承受12个G才算合格。从这一点来讲,比国外选拔航天员的条件更为苛刻。有两名受选人员在离心机上进行超重测试时,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一检查肺被击穿,马上就被淘汰。好在他们虽然没被选上航天员,但经过休养后,依旧重返蓝天。
   等所有考核结束后,空军总医院那座神秘的小楼里就剩下19个人了。这19名候选者成为了我国第一批预备航天员。选拔比例与当时苏联和美国的基本相符。
   首批航天员中不乏战斗英雄
   航天飞行中险象环生,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候选者首先要能够超脱个人生死。在这批候选者中,很多都是战斗英雄。
   董小海,1965年4月3日,成功击落一架无人驾驶侦察飞机,打掉敌机的高度是1.81万米,早已超出了“歼六”飞机的极限高度。董小海来参加航天员选拔时已三十五六岁了,超出了选拔所规定的年龄范围,但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给他“加分”。
   王志跃,1968年3月7日击落了一架飞行在2万米高空的美国U2无人侦察飞机,荣立一等功。余桂林在飞“歼六”时,曾碰到发动机空中停机,失控进入螺旋的险情,由于他镇静果断,恢复了正常飞行状态,并让飞机安全地飞了回来……
   空军战斗英雄入选航天员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光荣,更是航天员选拔史上的光荣,可谓是“时势造英雄”。
   训练因“林彪事件”而中止
   1971年5月15日,“宇航员训练筹备组”成立。要在半年时间,组建一个复杂的宇航员训练机构,有点像天方夜谭。
   当时将宇航员保持飞行技术的训练场地初步定在正在建设中的四川西昌机场。筹备组长薛伦等建议宇航员训练用的“失重”飞机,用“三叉戟”或“图—124”飞机改装。
   在当时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薛伦看到已研究出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宇航员飞行服、宇航员食品等许多宇航产品,一些训练用的大型设备也已完成。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发生。空军作为“重灾区”受到特别关注,宇航员的有关工作也因此戛然而止。1971年11月中旬,空军宣布解散“宇航训练筹备组”。好在优中选精的19名航天员都是飞行员中的佼佼者,这些已量了衣服尺码差点就成了真正航天员的小伙子们,回到部队后又成为蓝天骄子,有好几个后来成了将军。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