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庭会将着眼点放在公办学校,学费低、师资有保障,特别是初中学校,实行电脑派位和整体划拨之后,重点学校概念淡化教育资源均衡;电脑派位的落选生、公立高中的落榜生,还可选择改制学校和名校开办的分校,这些学校的学费高一些,但往往有优良的师资和名校的光环;如果前几条路都行不通,那
就考虑民办学校。”市民赵女士的答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接受记者随机采访的10名初高中学生家长中,没有一个人将民办学校列为首选,还有两名家长表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民办学校都已经在其底线之下,他们不会将孩子送进民办学校。 民办学校的颓势不单单是家长的信任危机,民办学校的运转环境也要远远恶劣于改制学校和名校分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办学校的校长说,民办学校相对于改制学校和名校分校先天不足,后天乏力。除了品牌资源和本校的可利用资源,改制学校还有部分资源投入,并享受了比民办学校更多的政策优惠。民办学校是纯民营资本的投入,没有现成的校舍,没有现成的优秀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没有历史积淀,没有名校光环,这是先天的劣势。发展过程中,民办学校不得贷款,民办学校不得提前招生等相关政策,也限制住了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和生源状况。就拿南洋学校的资金问题来说,因为前期的巨大投入,学校要负担后期的运转费用,就必须尽快收取大量费用,这便有了收取几十万元储备金的“融资”方式,而这种方式也是为众多民办学校所沿用的,也是民办学校不得已而为之的融资办法。有了融资的需求,学校必然会降低对学生自身的要求甚至根本不设置门槛,问题学生、成绩低的学生随之流入,学生的整体水平不好势必影响学校的声誉,而声誉的损害也势必影响生源,生源不足导致资金出现问题。因此,在政策的重重封锁之下,民办教育脆弱得不堪一击。随着利率调整、生源紧缩等波动的发生,民办学校一旦出现资金问题,无力偿还债务,接下去的只有恶性循环直至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