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体如今校园,“晕菜”声此伏彼起。不是“圈内之人”的你,听得懂“研究国粹”、“学习文件”吗?知道什么是“特困生”和“觉皇”吗?这些都是时下校园流行的“黑话”。支持者认为语言是需要不断丰富的,校园流行语丰富了话语空间;反对者则认为校园流行语显得很“痞子气”(10月15日《文汇报
》)。 假如说“研究国粹”就是打麻将,“学习文件”就是玩扑克牌,“特困生”就是打瞌睡的学生这类语言还有诙谐成分在里面的话,那么“扁”、“K”、“修理”等语言的盛行则让人觉得进入了黑社会组织内部,再比如电影无厘头式的典型语言“我靠”,则显然是国骂的隐身或者叫作“发扬光大”。换一张皮出来骂人,则显出一种网络式的“学问”和“进步”。类似的异类语言实质上也是披上了一层这样的外衣,行最肮脏龌龊之实而已,如此分析这种语言,它还有什么进步可言?它还有什么标新立异可言?只配当语言垃圾罢了。 笔者不否认校园“异类语言”有某些鲜活的成分,但是,人们也应当看到“异类语言”掺杂了许多无聊甚至无知的东西,应当在保留鲜活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去腐净化,持欣赏的态度是有害的,持无所谓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作为学子也应当明白持“异类语言”进入将来的社会也是无益的。李振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