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家称,边谈判边设限说明美国缺乏诚意,中国应当考虑采取必要措施
在秘密进行了一天半的谈判之后,原定两天的第六轮中美纺织品谈判提前结束,宣告失败。负责此轮谈判的美国纺织品问题谈判代表戴维·斯普纳很快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双方没有达成能够满足美
国国内制造商和零售商需求的协议。
中国商务部未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斯普纳在声明中的语气强硬,称美国一直在行使基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有关条款所授予美国的权利,“我们将继续在适当的情况下采取这样的措施”。
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对美方强硬的措词表示愤慨。他说,美方的作为已经显示出其缺乏必要的谈判诚意。
在前几轮谈判中,美方多次安排在谈判结束之后对中国若干品种的纺织品作出设限决定。如第五轮谈判9月29日在华盛顿结束,美国将是否设限的日子定在10月1日。周世俭称,这种以攻为守的谈判策略给中国谈判代表团设置了极其困难的局面。
“就好比两个人打架,如果要谈判的话,也要先停下手来再谈。如果在谈判的时候,一方还在伸手打人,你说这个谈判怎么成功呢?”周世俭打了个比方。
东华大学纺织品问题专家陆圣分析,这轮谈判后斯普纳的口气明显比前几轮强硬,说明中美之间在关键性问题上仍有很大分歧。他认为,谈判的焦点仍然是在基数的确定上。因为2004年纺织品贸易尚属于配额管制之下,与2005年的纺织品贸易数量相去甚远,因此基数是双方都不愿意轻易让步的核心。
陆圣称,此轮谈判的破裂势必大大影响广交会上纺织企业订单的签订。
经历了六轮谈判之后,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将往何处去?周世俭表示,中国在谈判中已经表现了足够的耐心,“是时候采取必要措施了”。
有专家建议,中国应该利用限制美国农产品进口中国来进行报复,或是考虑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纺织品问题。
据了解,根据相关程序,14日到18日,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窗帘布作出是否设限的裁决。同时,有不少国家的纺织制造团体正在要求本国政府将纺织品问题作为一个特殊议题加入多哈会谈中,其中包括对中国的纺织品继续施加限制。
陆圣认为,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更有必要启动争端解决机制,利用WTO相关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王羚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