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着陆场演练 本报记者蒋生连 特约记者吕清常/摄
副着陆场救生人员全部到位。本报记者蒋生连 特约记者吕清常/摄
副着陆场演练 本报记者蒋生连 特约记者吕清常/摄
副着陆场演练 本报记者蒋生连 特约记者吕清常/摄
本报酒泉讯 (记者阎世德)
昨日9时许,关于“神六”飞船全系统的综合演练结束,这将是飞船发射之前的最后一次演练,演练的成功进行,表明“神六”以完美的状态待命冲天。
演练从昨日凌晨4时30分开始,内容包括火箭的发射、入轨、运行、着陆等环节的操作、监控、通讯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北京的指挥中心参加了这次演练。这次演练同时包括地面及海洋的各测试点等。综合演练的成功进行,再一次证明了“神六”系统的安全性能。
在这次演练中,启动的各环节都和飞船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飞船的安全,可以说,“神六”飞船虽然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但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系统都在紧张运行和准备。为此,记者就一些问题采访了基地的几位专家。
发射场为何选在酒泉
我国幅员辽阔,但载人飞船的基地为什么选在甘肃酒泉,有关专家解释说,我国选择载人飞船的基地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选的地点有4个:酒泉、西昌(四川)、苟岚(山西)、海南。但发射场的选定有个先决的条件,因为牵扯到了着陆场、火箭残骸落区、逃逸救生落区等问题,要求发射场要尽量开阔,周围居民要少,落点也要选择人烟稀少、地域开阔、平坦的地区。同时,北方的天气情况容易预测,而南方天气局部性的变化比较快,发射的最佳时机很难把握,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酒泉最符合这个条件,所以选择酒泉为载人飞船的基地。
测控网达世界先进水平
飞船上天之后,测控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专家介绍说我国载人航天的测控网主要有3个。第一个是原来的超短波测控网,主要负责我们国家中低轨道卫星的测控任务。第二个测控网是C波段测控网,主要用于同步卫星的发射和定点管理。第三个就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门建立起来的测控网,为S波段测控网。这3个测控网都可以用于航天飞行的检测控制。同时再加上地面的13个测控站,无疑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紧紧守护着“神六”飞船的安全。
布置4个应急着陆区
据专家介绍,飞船的应急救生系统主要是指飞船在上升段即在大气层内出现意外情况的救生。应急救生系统分了几个模式,布置了4个应急着陆区:东风、榆林、银川、海南。飞船载人飞行的时候,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情况,有的轨迹就不可能经过主场或者副场,可能会落在其他地方。针对这种情况,发射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空中应急搜救队,由大型运输机把航天员运输车、工程车、小型指挥搜索车都装在上面,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把使用的工具运到返回舱附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救出宇航员。
飞船有7万个元件
据专家介绍,“神六”飞船的构成需要7万多个元件,每一个元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运载飞船的长征火箭则由5万多个元件构成,两者相加达到12万多个元件,这些元件需要60多个厂家生产,耗资2000多亿人民币。(本报记者阎世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