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原文出自德国《诺伊斯-格芬布罗伊希地区报》
米歇尔和塞巴斯蒂,就读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一所大学,攻读MBA专业。半年前他们俩在网上得知了德国洛泽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的“中国国际商务”交流项目,就立刻报了名,然后用了五个月的时
间,5000欧元在青岛读完了第七学期。
在没来中国之前,两位小伙子对中国的了解还仅限于中国的功夫电影上。到了中国后,他们对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感到吃惊,他们亲身体会到了中国人的好客,游览了青岛的德式建筑。这一切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海大,他们每天有半天的课程,学习企业管理理论和中国文化,教授要用英语为他们授课。另外,他们还学习一些中文,以便于平时与中国老师和学生交流。与在德国一样,他们需要通过平时的笔试和最后的结业考试才能拿到学分。“那儿比德国要严格的多,迟到和课堂上打断教授的讲话都是不被允许的。”塞巴斯蒂安有些抱怨。
留学生们都住在学校的宿舍楼里,房间简单装修过,从空调到宽带,必需品还都是具备的。校园就如同一个植物园,教学楼掩映其中,让人感觉十分惬意。周末他们大多会选择郊游或外出旅游,真正去了解中国这片土地。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还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欧洲游客在中国还如同“稀有动物”一般,一些小孩子跟在他们后面要求合影留念,老人们也经常在街头驻足观看。在青岛,他们发现了很多好东西,比如青岛的美食。“那里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海鲜便宜的不可思议,但我们吃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也不太清楚,我们也不想弄得太明白。”
“中国的厨房在卫生方面做的还不够认真,所以我们经常要喝一些酒消消毒。一打青啤只有3欧元,我想这恐怕是我们选择这座城市的主要原因吧。”米歇尔笑着说。
米歇尔和塞巴斯蒂安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现在两个年轻人已经回到了德国,可他们仍然惦记着青岛的美食。“如果可能我们还想再去一个学期,最好立刻出发!”
另外,他们下个学期已经计划好了,米歇尔要去澳洲,塞巴斯蒂安要去新西兰。 (Lisa Schultze)
米歇尔和塞巴斯蒂安很喜欢中国菜,尽管他们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再多恐怕真的不行了,这种车子在中国一点不稀奇。
新闻网德语频道 宋晓敏 综合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