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从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第一个7天黄金周开始,假日经济已整整7年了,百姓的“假日消费”情结仍然被长假深深地触动,人们的消费热情也一再被激发。 但是,盘点我市今年“十一”黄金周市场,以往由购物为主而引发的“井喷型”的消费热浪逐渐退潮,以追求休闲、安逸
、健康的“温热型”的消费特征已浮出水面,并渐成人们7天假日消费的新方式。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今年“十一”7天假期里,各大商场人满为患、疯狂购物的热闹场面已成昨日景象。统计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市十大零售企业集团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9亿元,同比增长24.6%,但是,同样的消费品零售额和销售增幅在今年“五一”黄金周的数字却是3.61亿元和29.7%。
商场生意不再异常火爆了,那么,人们如何提升黄金周的度假“价值”呢?据市统计局的调查,今年“十一”黄金周,自驾游、市郊游、农家宴成为许多市民在7天假日里的消费新追求,与此对应的一组数字是: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从市区乘坐公交车或市郊长途车出行的人数平均每天20万人以上,对郊区消费产生较大拉动。自驾车游客明显增多,同比增长25%以上,市蔬菜科技示范园等农业园区的蔬菜及农家宴消费平均增长15%以上。
尽管媒体一再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各大城市和旅游景点的人流量,人们依旧不愿放弃在秋日里畅快淋漓地玩几天的打算。各旅行社团推出黄金旅游热线,外出的人群不仅使得铁路、航空等运输系统的载客数量超过了春运的高峰,还带来大大小小旅馆、旅社的爆满,旅游景点及其各项娱乐设施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游泳、健身、登山、赏花、看电影……,没有一样不吸引人的。
饮食业没有理由不跟着红火一番。简单、快捷的小吃给外出游玩的人们提供了方便,孩子们在他们喜爱的麦当劳、肯德基得到了心爱的小礼物,宾馆、酒楼不失时机地推出适应各种消费能力的家庭酒宴,天天订餐电话不断,日日宾客满堂。
今年“十一”黄金周,电信业也比往日有了新的活力,打个电话给久不见面的朋友聊个天,互祝一下节日的问候,拨打信息台听一首动人的歌曲,都会带来与平日不同的感觉。7天假期也给经营农副产品的农民带来了实惠,由于需求增加,蔬菜价格也跟着涨上来了,一些市民虽然略有微词,但仍然照买不误,真正高兴的是菜农们。节日带给人们的远远不止这些。就连平日安静的海大等高校校园都引来了不少观光客,感受一下文化的气息是符合当今时尚的一种消费方式。
众所周知,精明的商家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生意机会,于是,有人提出,各大商场为什么不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开展颇具吸引力的促销活动呢?常言道,买的不如卖的精。在历经多次黄金周的促销大战以后,许多商家发现,大幅度的折扣虽然吸引了人们短期的集中消费行为,但人是理性的,人们不会从事无为的消费行为,假日的这种火爆消费现象,只是消费时间、区域移动上的变化,并没有激发新的需求。且对商家而言,大幅度的折扣虽然增加了销售额,制造了暂时的一片繁荣景象,但对于利润,似乎是绝大多数商家都回避提及的。
从我市今年“十一”黄金周零售市场看,台东利群、百盛、崂山百货、利客来、北方等商场提前10天就以购物返券、限时免费、商品赠送或打折让利等方式搞起了大型促销活动。这些商家的促销活动重点围绕服饰、家电等商品进行,但过度的价格促销对效益水平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就像无酒不成宴一样,如果商场生意在黄金周真的一下子冷清了,黄金周的“黄金”成色必然会逊色许多。实际上,今年“十一”黄金周零售市场仍有一些亮点,如,手机等通讯器材销售增幅为34.7%,MP3及MP4、数码相机销售增幅分别达到132%、45%,而以往黄金周里热销的商品,比如,食品、烟酒、服装、鞋,在今年“十一”黄金周里的销售增幅分别是20%、28%、11.5%、14.5%。
有专家认为,今年“十一”黄金周零售市场出现的一些亮点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由过去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需要已经让位于休闲、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需求。手机、MP3、MP4、数码相机等商品在节日期间出现热销,与人们追求休闲娱乐,旅游以及文化教育等新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仅以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假日经济”为例,我们不难看出休闲消费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分析假日消费的新特点,我们还会发现,如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不是体现在消费数量的增加,而将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消费质量的提高。所以,假日消费也将日趋成熟,购物不再是度长假的单一模式,人们过长假的方式将趋多元化,正如一些专家所言,“假日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