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俄通社-塔斯社的记者在北京分社办公室工作 摄/谭克华
俄塔社延安曾设站 路透社半数中国人
《朝鲜日报》 单兵留京13年
全球各知名通讯社、媒体,如路透社、CNN(美国有线新闻网)、BBC(英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在北京都设有办事处,关于中国的消息就是这样通过这些在华记者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他们什么时候来的?他们的办公室有多大?都配备了什么“家伙”?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走进了外国通讯社驻京记者站。
英国路透社
在京百多名记者共事
办公楼里半数中国人
路透社在中国的总部设在北京亮马桥一带的盛福大厦,整个第6层写字楼都属于路透社的办公区,里面总共有100多名记者在一起共事。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工作人员中,竟有至少半数是中国人。
一进路透社办公室的大门,目光就被墙上挂满的视觉效果强烈的照片所吸引了。这些照片都是路透社的摄影记者拍摄的。
据路透社中国雇员韩莺介绍,路透社和许多外国通讯社一样,在各地办事处的雇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当地聘用的人员;另一种是从国内总部派往当地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往往担任更重要、更高级别的职务,而且相应的薪金待遇也更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雇员半数中国人
但很难获得记者身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中国只在北京于上个世纪80年代设立了办事处,其亚太地区的总部设在香港。
CNN北京分社也聘用了不少中国人员,全社10多名雇员中有5至6名是外方雇员,另外几名是中方雇员,他们主要还是负责翻译、助理或文秘之类的工作。记者吉米说,外国媒体聘用的中方雇员一般很难获得记者的身份。但中方雇员由于更了解中国的各种体制和文化,常常在许多采访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些重大新闻的采访工作也少不了他们的帮助和协调。
俄塔社、国际文传电讯社
俄塔社曾设延安记者站
文传电讯喜欢雇“老外”
俄罗斯的俄通社-塔斯社驻华分社最早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建在上海。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俄塔社在延安也设有记者站。
俄塔社的北京分社位于塔园外交公寓,社长基里洛夫先生于1988年开始来华工作。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俄塔社北京分社有4名正式记者。俄塔社一直没有中方雇员。基里洛夫希望以后会雇用中方雇员。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成立于1989年,是前苏联第一家私营股份制通讯社。它于2002年在上海建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分社,同年在北京建立了另一家分社。北京分社有3名记者及工作人员数人。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北京分社社长科舍夫介绍,北京分社有一名美国人,一名中国人,但在上海分社工作的“老外”就多了,既有美国人,也有英国人,还有加拿大人。科舍夫解释说,雇用这些“外国人”可以方便用英语采访和发英文稿。
日本《每日新闻》、《东京新闻》、朝日电视台
“文革”前就设分社
纽约、北京分社最忙
《每日新闻》是日本的3大报纸之一,文革前就派分社进驻北京。日方的常驻记者的数量始终是2人,另外还有几名中国雇员。日本雇员来中国工作是直接由公司决定的,并没有什么考试,例如职员大谷麻由美已经有8年的记者工作经验,而且学习过中文,所以被选派来华。
《东京新闻》的北京记者站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文革前就有了,但那时只有1名记者,现在北京分局一共3个记者。其中国总局局长加藤直人已经是第2次担任常驻北京记者的工作了。他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法律系,1994年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一年学习中文。
由于海外分局的开支很大,日本的各大电视台近年来逐渐缩减了海外分局的数量,但是其对北京分局的重视度反而加强,记者数还比以前增加了1个人。朝日电视台驻京记者后藤华介绍说,在朝日电视台驻世界各国的记者站中,最忙的就是北京和纽约的分局,因为观众对这两个国家的关注度最高,这两个国家的新闻也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