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基,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曾赴前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自1980年起,他的学生开始在各大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脱颖而出,得奖数目多达40项,其中有13人获得冠军。因其对中国小提琴的卓越贡献而荣获“国家级特殊贡献专家”称号。
记者: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此次比
赛的评分流程?
林耀基:比赛共分为三轮来打分,依照国际小提琴比赛的惯例,第一轮(初赛)每位选手的演奏时间约为25分钟,后两轮大约会在50分钟左右,选手所得分值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的剩余平均分。评委不会对选手进行现场评分,会在每轮结束后再决定胜负。所以不会像某些歌唱比赛那样,评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要对选手做出判断,那样会很辛苦,也不太准确。
记者:那么作为此次大赛的评委会主席,您的一些意见和判断是否会左右其他8位评委的观点呢?而且据了解,这次有5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参赛选手,都是您的学生,这是否会影响比赛结果的公正性?
林耀基:不会的,首先这次大赛的9名评委都是世界知名的音乐家和教育家,他们都曾经在许多国际著名小提琴比赛中担任评委,这一次大家也都是完全独立打分。另外,如果有自己的学生参赛,评委都要采取回避的态度,不参评,这样我的学生的得分就只能是除以6得出的平均数了。
记者:我们想知道,究竟此次大赛的评选标准是怎样的,那么它与诸多国际著名小提琴比赛的标准有何差异?
林耀基: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所设定的曲目范围包括了很多种风格,有古典的,有近代的,有体现技巧性的,有抒情的……选手从各种角度来诠释,他们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可以是在理解原作基础上的创新,但是有个性也不要破坏别人原有的风格。
这就好比某些文学作品,有的是“终章显其志”,有的则是“通篇皆混茫”,各有其不同的写作特点,你能够确定哪一篇就一定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吗?每个评委都会作出自己的艺术判断,往往不尽相同。
记者:您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曾经实现了中国琴童在国际赛事中零的突破,而且几乎经您调教的年轻的演奏者都在国际比赛中得过奖。教导他们走向成功,有什么秘诀吗?
林耀基:不不……,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得了奖不一定就能成功,就能成为好的艺术家,它只是记录了你的这一次的临场水准而已。最后还要看观众能否喜欢你,你能否在舞台常演不衰。我常说,一大群的学生,要能真正走出来,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很辛苦,投资大,真正能够成功的很少,所以我会直接告诉那些不行的学生,不必再坚持了。
对学生的培养需要三个阶段:一是打基础,二是扩大曲目,三是在舞台上的实践。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借助比赛增加舞台实践的机会。其实现在除了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比赛,能够走出来为观众所熟悉的渠道还有很多,比如开音乐会。不要把一次比赛看得太重。
记者:与西方本土的演奏者相比,学习西方音乐的中国学生是否会有些吃亏?
林耀基:以我的话讲,中国学生学习西洋乐器,就像是“后娘养”的,但是我认为演奏的最高境界是——有生命力,有活力,有动力,能够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启迪。而音乐不是只一个模子,演奏者自身也在不断丰富作曲家的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是同源的,“后娘”也可能会比“亲娘”还亲。
记者:您认为一座城市要选择音乐作为它的一张名片,首先要做的是什么?青岛打造“音乐之岛”的关键是什么?
林耀基:我认为首先是要慢慢提升人的素质,使更多的青岛市民都能加入到欣赏高雅艺术的行列,每年有一系列的交响乐、室内乐的大规模演出。真的不错,像今晚这样规模隆重的音乐赛事的开幕式,就是在国际著名的小提琴比赛中也是不多见的。之前我们只见到各种国际性的演出或是比赛都集中在北京一地来搞,以首都为中心,现在,我们开始看到了青岛的实力与档次,这是一个很积极的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