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强,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他的音乐创作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声乐、室内乐、协奏曲、舞剧音乐及戏剧、电影音乐等。其中,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对中国现代舞剧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若干年来,他还尝试中国民间音乐、民族乐器与欧洲管弦乐队相结合,改编和创作弦乐合奏《二泉映月》
、琵琶协奏曲等在国内外演奏,受到热烈欢迎。
记者:作为这次小提琴比赛的的艺术顾问,请您先谈一下对这次比赛的印象。
吴祖强:当文化部决定要在中国举行国际性小提琴比赛时,许多业内人士都觉得把这样重大的比赛放在北京会比较好。但是,从比赛的进程看,这一先入为主的观念有失偏颇。
刚才,林耀基和我还在感叹这个开幕式的盛大、典雅。为了小提琴比赛的举行,青岛竟吸引了这么多力量来共同参与,作为一个从事音乐的人,看到这些是非常兴奋的。这是个很好的开始。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这应该就是文化部把三大国际性赛事分放到北京以外其他一些城市举办的长远考虑吧。
记者:小提琴比赛最终选择青岛,您感觉青岛举办这一赛事具有怎样的资质,或者说是优势。
吴祖强:首先,青岛是人杰地灵之地。尤其在音乐人才培养上应该说是“战绩”赫赫了。吕思清、李传韵、刘扬就是他们中间的最杰出代表。更为重要的是,青岛音乐氛围不错,有庞大的学琴群体,可谓是后浪推前浪。氛围是比赛能否获得预期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再者,青岛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城市,日益雄厚的经济基础撑起了它发展文化事业的愿望。这也是小提琴比赛能在这里举行的重要因素。
记者:听说,1986年,北京曾举办过一次国际性小提琴比赛。当时,您就是组织者之一。
吴祖强:是啊,那是个青少年的国际性比赛(这次比赛是成人的国际性小提琴比赛)。那可是我国小提琴艺术获得发展的一个梦的开始,遗憾的是,后来由于经费等原因的桎梏,这个梦断了,而且一断就是近20年。就一个人的成长来说,20年就是成人了……小提琴毕竟是西洋乐器,异域的文化差异性决定了陌生感的存在,这也是我们一直不能下决心大搞这种比赛的原因之一。今天,小提琴比赛能在青岛举行,青岛又有胆量、能力承担起这样的一个比赛,而且吸引了许多外国选手前来参赛,这不仅是青岛的光荣,还是中国音乐界的盛世。
记者:您说异域的文化差异性,是不是说中国人在学小提琴时会遇到一定的先天性障碍。
吴祖强:这方面的先天因素当然存在,但是,中国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手指功夫上、在对乐曲的理解上还是很有特色的。我国屡有选手在国际性大赛上获奖就是有力证明。当然,这与一些音乐人像马思聪所做的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是分不开的。
记者:那么,您对小提琴学习者有何建议。
吴祖强:学拉小提琴的过程是很艰苦的,常常会让人感觉困惑。因为它不像钢琴没有音准的难度,相反,它的四根弦安置在光光的指板上,手指按下去,音准根本没有依据,全凭耳朵的细听辨别能力,这是要考验演奏者的天赋的。因此,学小提琴的人必须要有承受“过程”的决心,要让孩子学有所成的父母一定要抱有长期“抗战”的准备,这是很重要的心理门槛儿。当然,自得其乐,那就另论了。
记者:刚才您对这次比赛给予了很多褒奖。但是,我们很想请您找些差距、提点儿建议,让这个刚刚起步的比赛走得更远,成为青岛打造“音乐之岛”的一个重要载体。
吴祖强:就章程和规则而言,我们的比赛与其他一些国际性比赛基本上是一致的。至于差距吗,就“差”在赛龄上。我们毕竟刚刚起步,进入小提琴艺术的最高殿堂还需要时间的历练和沉淀。我曾参加过许多国际性的小提琴比赛,像伊丽莎白女皇国际小提琴比赛,他们已经相当老练,有自己的规范和声望,自然也吸引了许多世界上的高手在那里对决。
考量一个比赛是否成功往往需要种种“高”指标来烘托,也需要让选手感觉到:这是经过高手碰撞之后取得的权威性成果,是一种可以拿出来向人“炫耀”的资本,从这方面讲,我们的路还很长。但是,我还是要说,这次起步是相当不错的,甚至可以形容为华丽的开场。
至于建议,我感觉,青岛作为我国国际性小提琴比赛的先行者不妨在三年大型赛事中间再穿插一些小型的比赛,这样有利于氛围的延续、形成,影响力的扩大。一些高水准的音乐活动频繁在一座城市里举行,将充实这个城市的生活版图,逐渐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让这座城市的氛围发生神奇的变化。
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在青岛找到契机,小提琴比赛成为世界了解青岛、了解中国的窗口,这是我,一个普通音乐人最诚恳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