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演扬国威军民携手铸辉煌 ———记胶南市琅琊镇五龙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月恕
“2005———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事演习规模之大,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它充分展现了我军的作战能力。演习的成功,凝结着广大指战员的辛勤汗水,也有着地方人民的无私支持。“同呼吸、共
命运、心连心”,山东人民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拥军壮歌!王月恕就是中俄军演的幕后英雄之一。 46岁的王月恕,现任胶南市琅琊镇五龙沟村党支部书记。五龙沟村是“2005———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活动的重要区域,担负着繁忙而艰巨的保障服务工作。军演过程中,王月恕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和全村群众,用实际行动,为军演的服务保障工作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这次演习,正值庄稼生长旺盛之际,部队前期修路和设置靶点需占用很多农田,并且,根据演习需要,琅琊台附近海域须清出部分养殖水面。动员会上,没等胶南市委书记张大勇的动员讲话说完,王月恕就站起来说:“张书记,这些道理咱们都懂。部队的困难就是咱自己的困难,搞好演习也有咱老百姓的份。为了演习这件大事,自己受点损失没啥。”动员会开完后,王月恕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放弃了休息,充分利用早晨、晚上农户在家的时间,深入到农户,坐在炕头上向村民讲解部队演习的重要性,逐一做通农户思想工作,保证了在规定时限内部队军演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完成。
演习区域内群众安全转移是关系到为军演服务工作好坏的关键。五龙沟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村内老人、病残等弱势人群30多人,村外砖厂和养殖户暂住人口80多人,面临人员分布面广,责任大,转移次数多,任务重等很多困难。王月恕迎难而上,并做出许诺———五龙沟村将保证群众安全万无一失。
带着这样一种许诺,6月28日要求演习区域内村庄所有村民全部转移的通知发出后,王月恕立刻召开了村两委成员和组长以上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做了广泛宣传发动,并制定了详细的群众转移方案,进行动员布置,每户发放了明白纸,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明确了村干部责任分工,包户包人,每次转移前上门传达到户,摸清目前村内人数,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每次群众转移,他都是提前找好车辆,亲自把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孤寡老人背上车,转移到安全地带,演习结束再把他们安全护送到家。对群众转移后的生活问题,他更是牵挂在心,特别是对困难户、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在村集体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他就自己掏腰包,为他们买饭、买水。有一次,王月恕在交接前清查中发现本村一位84岁的老人并没有离村,而是把自己反锁在屋内。他急了,立刻与公安民警协商,与包村干部爬墙进入院内耐心说服劝解,最终,老人在规定时间前安全转移到警戒线外。
提起8月24日的转移,很多群众记忆犹新。“忙得脚都不沾地了!”这是那天王月恕给村民刘金发的印象。为了24日的转移,23日半夜12点多了,王月恕还挨家挨户到村民家里去查看转移的准备情况,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凌晨四点了。由于24日天降大雨,不少群众存在松懈心理,下这么大的雨,还需要转移吗?这样的天,转移到哪里去呢?这一切,一夜没睡的王月恕早就提前考虑了,他首先与警戒线外的其他村庄进行联系,用他们村办公室来安置村民,又组织党员干部与村民一起在拖拉机上扎好防水薄膜用来防雨,统一用车把村内的30多名弱势人群转移到安全地带。早晨7点整,全村群众全部转移。
据统计,在三个多月的预演和正式演习中,五龙沟村共安全转移群众5次,转移人数3300多人次。每次都在规定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完成了所有村民的转移工作,保证了部队按时演习。
王月恕的倾力拥军得到了驻琅琊镇广大参演官兵的交口称赞。“中俄联演扬国威,军民携手铸辉煌”,71282部队送给五龙沟村的锦旗就挂在村委会简陋的学习室里,十分醒目。本报记者隋峻本报通讯员金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