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生整容骤然升温
成功整容的先例带给爱美者太多诱惑
更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美容这种小打小闹
你可否承受整容风险之重?
暑假,本是忙碌了一学期的学生们休整的时间,游泳池、游乐园、科学馆……这些场所才应是他们流连的地方。然而,记者近日在山东、重庆等地采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整形医院门前打起了拥堂。
这个悠长假期,多少少男少女在饱尝刀剪洗礼之后,成为人造天鹅。当学生们大声喊出整容是我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家长的说教、专家的告诫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渴望张扬个性的学生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疏导。
整容是我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进入7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刘瑞鸣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接待几十位咨询者,还要安排三到五台手术。刘瑞鸣的手术台,就像一条美人流水生产线,在生产线上等待加工的,大部分是高中生和大学生。以重睑、隆鼻、隆下颌、瘦脸、吸脂等手术为最多。暑假期间,前来这家医院整形的人中70%是学生。
即将走入大学校园的小丹(化名),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这家医院准备做隆下颌的手术。在手术室外等待的小丹显得很放松,一直在和妈妈聊天。这时的手术室内,另一个准大学生正在进行隆鼻手术。不久,当一位鼻梁坚挺但略显红肿的女生羞涩地从手术室走出时,小丹赶紧上前问问疼不疼?现在还不疼,就是有点胀。仔细询问一番后,小丹反而开始紧张不安。手术室清洁后,小丹被叫了进去,妈妈则在门外开始了焦急的等待。
经过小丹和主刀医生刘瑞鸣的同意,记者也进入手术室,观摩这场难度不大的手术。手术大约持续了一小时,前二十分钟,刘瑞鸣一直在根据小丹的需要仔细雕琢硅胶假体。这时的小丹还在不停和医生交流,希望隆好后的下巴能尖一些,就像周迅的一样漂亮。假体雕琢完毕,医生准备给小丹注射麻药。看着注射器在自己眼前晃动,小丹突然使劲地闭上了眼睛,双手紧紧攥在一起。针头刺进口腔的一刹那,小丹的身体因为疼痛和恐惧开始发抖,双手也紧紧攥住记者的手。接着,手术刀探进了口腔,随着医生熟练的划动,鲜血从小丹的嘴里冒出来。随后,将要植入假体部分的肌肉和骨骼被剥离、假体植入、缝合,通过小丹的手传递来的抖动一直持续到这时。手术顺利结束,走下手术台的小丹长吁一口气。在麻药的作用下,疼痛感还没有发挥威力。接下来的几天,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小丹只能进流食。但一想到摘去纱布后愈加漂亮的自己,这点痛苦可以忍受。
与济南千里之隔的重庆,仅市急救中心一家医院,在暑假期间就为150多位学生做了整形手术。正在念大学三年级的小唐是重庆一所影视学院学生,今年暑假她没有回老家看望父母,也没有出去游历山川,而是一个人呆在了学校,为的不是参加社会实践也不是复习功课,而是接受了三项面部整形手术开眼、垫高颧骨和削腮。小唐接受整形手术不是因为原先不美,恰恰是从小就被人称作美人胚子。因为从小就爱美,加上以后要当演员,当然就要有完美的外型呈现给观众。
我国有句古话:丑人多作怪,然而在外科技艺飞速发展的今天,选择整容尤其是一些难度大的整形手术的却多是一些还在读书上学的美少年。这些学生并非相貌丑陋或有生理缺陷,有的还是大家眼中的美女俊男。可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比相貌平平的人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选择整容只是为了追求完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陈焕然认为,丑女孩可能已经放弃了,因为工程太大,预算太高。略有姿色的女孩已从自己的外表中受益,从而认为更美就会更多受益,这很可能就是是漂亮女孩更要整容的原因所在。
他们说,整容对社会无害,不需要社会来认同和干涉他们。他们更称,这个时代就是秀色可餐的时代,整容是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学生,都还没有正式踏入社会,有着稚嫩的心智,但说话时却透着一丝不该有的成熟。
学生整容:上瘾与传染
小唐告诉记者,这不是她第一次做整形手术了,最早的一次是在1998年,那时她还在念高中,就到北京三院做了隆鼻手术。当时,小唐对手术效果是很满意的,因为鼻子比以前高了、棱了。但用的是国产材料,她又是过敏体质,上大学后她一直在找医生咨询,希望再做一次。今年5月,她花了近三万元在重庆市急救中心重新做了隆鼻手术。接着,又在暑假做了三项面部整形手术开眼、垫高颧骨、削腮。前后一共花了近7万元,这还是打了六折后的价钱。
据陈焕然介绍,有的做过整形的学生一旦对手术的恐惧感减轻、忍耐力加强,就会觉得整容手术是一件很简单轻松的事,而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一会儿整整这儿,一会儿整整那儿,脸上身上没有一处是原装的了,这种情况就是落下了整形依赖症。
除了整容上瘾外,记者还发现,可能因为一个学生的整容成功,而在他的同学和朋友间一个传染一个,迅速传播开来。小唐这次整容就是受了一个朋友的影响,他的鼻子、眉骨、下巴、眼睛……都做了整容,她说:可能应了那句久病成医吧,他不仅鼓励我去整容,还给了我很多建议,告诉我整容时应注意哪些。而同时,小唐的整容行动又深深地影响了另一个数学系的女孩,开始是学着小唐去隆了鼻子,这次小唐把眼睛开大了,她看着效果不错又跟着去医院做了眼睛,前一段时间,她又听小唐说要去削腮骨,她也当即表示,等小唐做完后如果效果好,她也去做。
山东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生小孙也告诉记者,自己的高中同学中,几乎所有单眼皮女生都做过了重睑术。看到周围同学的手术都很成功,人也变漂亮了,小孙也忍不住在今年暑假正式告别单眼皮女生的生活。
记者在与这些做过整形手术的学生交谈时发觉,在她们对待整容坦然的背后,依然还是有着很多避讳,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选择在假期里做整形手术。记者来访时,小唐刚从健身房健完身回来,这时她才刚做完手术一个月。当发现记者正盯着她的脸看时,她显得有些不自然,赶忙说道:我的眼睛还有些红,这要盯着看才能察觉,很多同学都没发觉我动了手术,她们还以为我涂了红色眼影呢。即使是像小唐这样开朗的女孩也表示当然要避讳一点,别人不问我肯定不会主动说自己整过容,不想成为别人谈论的话题,越少人知道、少生事端比较好。有的学生做完手术后整整一个月没有迈出家门一步,还有的因为做了削腮手术脸有些肿,当被人问起便佯称是拔了牙,有的被人夸奖漂亮时还说自己是天生丽质……
什么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坦然接受整形?谈到整容,小唐有自己的看法,很有自信的她说:我认为漂亮就是一种礼貌,化妆不是对别人的礼貌吗?做整形手术不过就是化了一个永久的妆吗?记者一时无言以对,她接着又说道:现代社会是崇尚个性张扬的,整容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我们整容对社会没有造成丝毫的损害,我们不需要别人的认同,但其他人也不要来指责我们。令记者意外的是,并不像一些专家所言,很多女生是迫于就业压力才选择整容的。大部分被采访者整容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使自己更加漂亮,她们认为花钱整容就像花钱买衣服一样,只是这是一件很昂贵的衣服而已。
重庆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蒲奇军认为,目前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在整容上的动机和心理都是对美的追求,是正常和健康的社会心理。那么,又是什么在为学生整容推波助澜?小唐一句不经意的话形象而生动地道出其中一二。她说:秀色可餐这个词用在现在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变美丽不仅使人自信倍增,更直接得转化为个人得资本和社会的生产力。
一些专家的分析如出一辙,重庆市急救中心整形外科主任吴一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压力也加大,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朝气的员工,外形上漂亮的人更容易被接受。如现在一些大企业要求员工统一着装,就是为了提升公司形象的一种手段,如果员工的外形好,在外交往时也有益于公司形象。这些都在潜意识里暗示着现在的青少年要这么做。蒲奇军还认为,现在媒体上各种选美和变向的选美的宣传实在是太多了,给人以美的风采展示也很多,这些都对人们对美的追求有着很大的牵引。而现在的学生对偶像的崇拜,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形象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整形外科医生在学生整容风潮发展中扮演了催化剂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原本一开始到医院做的都只是单项的整形手术,在与医生咨询时,医生总会建议她们除此之外如果再做做其他的就更好更完美了,学生因为年纪轻心智也不成熟,很多都对医生是深信不疑甚至言听计从,便做了一项又一项的整形。
小小年纪,你可否承受整容风险之重?
对整容,小唐已经算得上身经百战了,她将自己参加整容时的心理比作就像跳蹦极一样。在整容前,她要经受如果手术失败,后果是很恐怖的这种心理的反复煎熬,临上手术台心跳也急速从正常的每分钟80多增加120,手术后的恢复期更要忍受体肤之痛,还要学会熟人异样的眼神和一些蜚短流长……
记者在济南一家整形美容医院见到了正上大学二年级的女孩阳阳,前一天晚上刚刚经历了腹部吸脂手术的阳阳看上去有些疲惫。攀谈过程中,她一再叮嘱千万不能透露她的真实姓名,因为是瞒着父母独自来的。手术当晚疼痛难忍的阳阳,吃了止疼药才勉强入睡。直到医生打麻药前我还是很害怕、不停地问医生疼不疼,犹豫到底要不要做。一夜的痛苦让阳阳发誓决不再做第二次手术。阳阳坦言,对手术风险确实没有考虑太多,只是觉得自己不会碰上这种倒霉事。做手术前,也没有想到要先看看医院和医生有没有取得相关资质。签手术协议前,也没看上面写了些什么内容。
刘瑞鸣表示,学生很容易接受整形等新潮的东西,因此需要正确的引导。每个月都有几个带着明星照片来的学生,希望能做出某某明星的下巴、某某人的鼻子,这是一种很不正确的观念。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满18岁的学生,是瞒着家长要求手术的。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要先和她们谈谈心,了解她们整容的动机。因为任何手术都有创伤、风险。不仅需要生理成熟,也需要心理素质的成熟,要准备好去面对一系列不可预知的手术风险。而一些人却过于乐观,无风险意识,甚至很无知。
刘瑞鸣对爱美的学生最大的忠告就是,不能轻信广告,要上正规医院、看其是否具备资质;索要正规发票,仔细看手术协议。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手术风险,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不能抱过高的期望值。每个人都有缺陷,但掩饰缺陷的方法有很多,并非只有手术一条路,关键是要加强美学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遮丑法。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