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夏,日本政治史增添了新的篇章:众议院解散、自民党分裂、内阁支持率走高、选民政治关注度骤升。不仅内容令人目不暇接,其中蕴含的因果关系也暗藏玄机。9月11日,日本将举行新一轮大选。可以说,这次大选是一次“小泉大选”。
在战后日本的宪法框架下,解散众院重新大选并不乏其例。但因参院否决
某项法案而解散众院,则是第一回。深究起来,小泉的做法并不合道理。因为他提出的邮政法案在众院审议中已获通过,面对参院的否决,自己不做妥协,而是动用职权,解散通过法案的众院,实际是把众院当成了牺牲品。
小泉执意牺牲众院,当然因为他不想牺牲自己。首先,如果不解散众院,小泉只能要么放弃法案,要么修改后重新提交参院审议。前者是他不愿的,后者又是他把握不了的。再者,如果小泉忍气吞声与国会凑合下去,那么在剩下的日子里,无论在国会还是自民党内,小泉势必要被边缘化。
相反,先发制人,解散众院,则可化被动为主动。如果自民党赢得大选,第一,小泉的党总裁地位可重新得到巩固,第二,邮政法案可拿到新众院再次审议。只要新众院2/3的议员同意,即使参院否决,法案也即可成为法律。第三,虽然小泉对媒体说不再谋求延续任期,但目前还不能排除其在自民党各种势力的怂恿下继续留任的可能。这样看来,小泉解散众院重新大选,不仅不是自掘坟墓,相反是自辟生路。
很多人认为小泉在进行一场生死攸关的豪赌。但在笔者看来,在这场赌博中,小泉不是一般的赌客,即使不是设局的赌场老板,也是一个坐庄可能较大的老手。
第一,通过解散众院,小泉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本来小泉要受国会和自民党内各种反对势力的制约,而在解散众院后的政治空白阶段,小泉可利用相当高的民众支持率,掌握话语权,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在本党内,他利用对邮政法案的态度,把最顽固的反对派逼走,使中间反对派顺从,令非反对派效忠。在与其他政党的竞争中,他发挥非凡的“剧场政治”的表演力,将选民眼球紧紧吸引在自己一方。
第二,竞争策略扬长避短。8月15日,自民党公布竞选口号———不要阻止改革。这是在利用民众对小泉改革姿态的支持拉选票。与此同时,小泉也有重要行动:不但顶住右派撺掇,没去参拜靖国神社,而且发表了一篇鸽味较浓的“终战讲话”,这使竞选对手在外交这个小泉所短的话题上一时无话可说。
第三,竞争对手实力不足。此次自民党虽遭遇分裂,但由出走派组成的新党人数极少,仅具象征意义,对自民党根本不构成挑战。而第一大在野党民主党也存在不少致命问题,如党员立场混杂、党的方针纲领不明确、民众信任度低等,实力上不敌自民党。
9月11日的大选,如果是自民党以较高优势胜出,小泉将成为最大的赢家。那时,不仅自民党会进一步向“小泉党”转变,国民心中的小泉崇拜也将被强化。至于民营化是否能真正解决邮政系统乃至日本的问题,养老金和医疗改革又该怎么办,就不是小泉要想的事了。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学者。)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24日 第十一版)
作者:金嬴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