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本报评论员
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20多年前“潘晓来信”提出的“天问”激起一代“伤痕人”的迷惘共鸣,引发了社会一场持久、深入的人生观大讨论。20多年的改革跃迁,开放社会的高歌猛进早已建构起一个多元宽广的发展空间,使我们这
一代人能以“观望历史”的平静回看前人的生存迷思。
然而,“越走越窄”的发展情态真与我们无关吗?我们真能以历史局外的心理优势观赏前人的困惑吗?不错,我们“人生的路”似乎早已告别“越走越窄”的迷惘,但正经历着一种相对具体化和现实性的发展困扰———就业的路,正在越走越窄!
“越走越窄”以各种形式表现在就业现实中。毕业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人才市场一个职位上百人应聘,毕业生底薪预期屡创新低;毕业生非大城市不去,不想当白领的毕业生不是好毕业生;基层的人才断层越来越严重,许多地方和行业很难招到新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单一的就业流向,拥挤与稀缺的共存,“窄”全面地表现在方向、选择、容量等方面。就业的空间越来越小,就业者的选择越来越窄。
“越来越窄”的问题在湖南祁阳“国家级基层实验站遭遇人才断层”现象中得到了典型的体现:支撑了45年、在国家有着重要地位的农业实验站,因为条件差,5年来只招到一个大学生,本省农大的两名毕业生正式办手续时又临时变卦另择高枝。知悉这些情况的官员的一封公开信,引发了农大学生一场激辩去基层工作得失的大讨论。
应该说,在就业的路似乎越走越窄的现实中,在中央号召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殷切期待和政策激励下,在青年一代的就业价值观不确定之时,启思祛蒙,这种讨论是非常及时非常有意义的。为了讨论更彻底、沟通更广泛、认识更全面、思考更深入,这场讨论需要更多数量、更多层面、更多角色的人参与进来,先在思想上拓宽就业之路。人不可能攀登得比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要高,没有先行的思想解放,行为的“独木桥”是超越不了的。
讨论首先要看清“就业的路越走越窄”这个现实。所以强调这个问题,在于就业者中存在一种“多元的幻觉”:认为在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未来之路的选择是多元的、自由的。但看看现实就知道,这样选择下的目标指向是一元的,大家都一窝蜂地流向了城市,盯住了高薪白领职位,“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是绝对的就业主流。以为是个性选择,实际都汇合进同一条河流;以为是多元,实际被同化为一元;以为自由地追求,实际都被一种封闭的思想禁锢———这便是“多元的幻觉”。在焦虑的从众、平庸的复制和功利的扎堆中,就业的路在一元的方向上越走越窄。只有在充分的讨论中反省、沟通和思考,多元的价值观才能得以解放,玫瑰花之外其他的花香才能得以散发。
然后要弄清楚的是:是哪些因素导致就业的路越走越窄?这需要就业链条上不同角色的人,以自我批判的求真精神作出自我反思。
青年朋友有必要反省自身的价值观。到底如何去发展?是为了迅速获得一个丰衣足食的结果,还是体验一个奋斗的过程;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是即时消费的物质价值,还是值得久远回味的精神价值;如何看待自己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是置身于一种滔滔洪流之中,还是甘愿做一滴容易被蒸发的水;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与利益最大化、如何权衡从众与自主等等。
教育者的反思也不可或缺。对学生的就业引导是不是哄抬着学生们不切实际的就业期待;是不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尽早了解基层、热爱基层,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诸种专业定位是不是存在问题,比如农业院校是不是实际上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较少考虑农村所需,很少有“为了农村”的高等教育等等。
社会的反思也是必要的。社会舆论应该倡导什么样的成功标准?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关于大学生去基层的社会环境应该如何优化?比如家庭,经常听说某个毕业生决定去基层就业,但因受到了父母的强烈阻挠而退却;还有,一个人说要去西部实现自我时,遭遇到身边人异样的眼光,这种态度对选择者的打击是很大的。社会可能要在“如何形成尊重多元选择、鼓励面向基层的人文氛围”方面进行一次讨论。
还有基层地方政府,是不是要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建立吸引大学生的政策平台?尊重大学生的经济理性和发展理性,尊重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应有的需求和追求,并将这些融入到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中,考虑具体实在的问题,他们去基层前的后顾之忧、到基层后的柴米油盐以及个人长远发展问题等等。
无疑,在就业方面,我们的社会太需要一次开诚布公、没有禁区的讨论与交流了:因为思想闭塞,天之骄子们在沉默的螺旋中形成“多元的幻觉”;因为身份障碍,教育者集体潜意识中缺乏对就业的关怀;因为代沟,上代人缺乏与年轻一代的就业沟通;因为交流障碍,一些基层地方政府不知如何留住年轻人。正是这种种各自为政的思想自闭,造成了就业问题上“碎片化的制度结构”,以致就业的路越走越窄。
谁也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惟有一种突破常规的超越力量,惟有基于解放思想的交流所产生的巨大能量释放。柳暗花明的惊喜,峰回路转的开阔,理应在一场伟大的思想交流之后。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