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是相对于优等生而言的,其形成由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而成,这就决定了后进生心理的转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后进生个性心理差异较大,却在心理上有一个惊人的相似点,即渴望得到真诚的信任和爱心。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呢?  
; 一、用宽容、信任叩开后进生之心扉,搭建后进生心理转化之桥 要实现后进生的心理转化,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后进生从心理上接受老师。要以宽容、信任的态度去感化后进生,叩开后进生心扉,获得后进生的信任,引起后进生内心的震动,使之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这是一剂难得的药引,是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
后进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从何而来?重要的是教师要体现诚意,真心实意地爱护后进生、帮助后进生,从后进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考虑其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后进生从老师的热心、热情中体会温暖,并用这种温暖换取后进生的信任,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以实现心理上的沟通。让后进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到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就会使他们与老师、同学融洽无间,与集体和谐一致,从而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用知心、爱心去温暖感化后进生,解开后进生心理之结
知心是转化后进生心理的前提。如果没有知心作前提,无论教育者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教育,后进生的心理转化是极其困难的。师生要产生良性的心理相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钻到学生肺腑里去”,花点时间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性。我们还要对后进生献出一片真诚的爱心。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可以医治心理变异,启发学生的自尊。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
如何用知心、爱心去教育一些心理有疾的学生,解开他们心中的结呢?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灵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知心、爱心”可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加以表达。亲切的口气、关切的眼神、友善的态度、甜美的微笑、轻轻拍一下后进生的肩膀、握握后进生的手,都可以使他们感到温暖,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清除他们的防卫心理。知心、爱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令后进生愿意在教师面前敞开心扉、倾述衷肠,这才是教师在付出真爱后的效果,也是教师在教育中追求的真谛!
三、耐心与恒心是促使后进生转化的根本保障
后进生有动荡的心理特征,其转化工作不可能一次完成,往往会出现反复。不少后进生都经历过“进步———反复———再进步———再反复———更大进步”的曲折道路。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的反复因人而异,有的反复次数多,有的反复次数少;有的反复程度高,有的反复程度低。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是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
做后进生转化工作要有耐心、恒心,不要看到后进生反复就认为“朽木不可雕”而放弃转化工作。应当把每次反复都看作是一次教育的契机、一次取得更大进步的契机。对于后进生的旧病复发不能灰心丧气,要在后进生进步的时候,看到他的不足之处,设防旧病复发。当后进生旧病复发时,应当有耐心、恒心,弄清反复的内外原因,帮助后进生克服困难。抓反复要把握火候,分秒必争,使后进生的意志力不断增强,道德认识水平逐渐提高。
总而言之,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耐心教育,以知心、爱心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宽容、信任为桥梁,经过耐心、细心的转化工作,并持之以恒,后进生的病态心理是可以转化为健康心理的,我们所作出的努力一定会收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