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这句童谣脍炙人口;《马兰花》曾伴随了新中国三代人的成长;《马兰花》在很多人心目中是童年最美好的印记之一……童话剧《马兰花》所具有的上述“特性”正是青岛市话剧院拿出来重排的理由。 昨天,
在青话小剧场,离正式上演还有一周的《马兰花》进行了间断性的简单串场,扮演大兰、小兰、老猫、王老爹、喇叭花、鹿娃子、兔姐、兔妹等十多个演员倒是不敢怠慢,个个都行头齐整。不过,因为没有彩排时的入戏,记者难以准确看出青岛版的《马兰花》与其他城市的有怎样的区别,又会以怎样的形式“绽放”,但从大兰等“写实”性的衣着上可以揣测出:这很有可能是一部极接近编剧任德耀创作思路的《马兰花》。 基调:原汁原味,让现在的儿童了解50年代的童话剧样
《马兰花》是编剧任德耀的成名作,现在任老先生虽然已去,但那荏苒半个世纪的“马兰花”已在中国遍地绽放,并暗香犹存。据了解,中国儿艺、上海儿艺等国内院团不仅纷纷推出自己的《马兰花》版本,而且根据现在艺术创作的潮流打造出“升级”版———音乐梦幻剧《马兰花》。而在2005年,摆在青岛市话剧院海尔儿童艺术团案头上的《马兰花》则表现出“背道而驰”的决心,团长王宇说,与任德耀先生的本子基本上保持原汁原味,民族味会很浓,重排基调是:让现在的儿童了解50年代的童话剧是怎样的,内核仍是:张扬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表演:以静置动,“规矩”演出不特意安排观众互动
市话剧院推出“亲子场”后,《皇帝新衣》、《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童话剧虽然各有各的神通,但特意设置的现场互动是其共性。
这次,《马兰花》将有别于以上的童话剧,采取以静置动的方式,“规矩”演出,而且不再安排演员到观众席中与观众互动。因为《马兰花》中的人物群像个个都很出彩,所以青版《马兰花》有信心不用借助“特意行为”就能获得“老猫出坏主意,小朋友情不自禁纷纷喊打”的演出效果。
方式:“旧”中出“新”,期盼“老酒”渗出新滋味
院长王克曾表示,市话剧院的童话剧已成一个系列,在青岛的演出市场也趟出了一条路,但“居安思危”的顾虑还是让创作者们感到不能总在追求时尚、讲究现场互动老路子上徘徊,相反要设置不同的“性格”特征才能让观众观看童话剧的欲望经久不衰。这一次,新排剧目选择了《马兰花》,演出方式回归传统,就是出此考虑。
目前,导演杨玉清率领一班人马正在加班加点地反复排演。其将《马兰花》定为“传统”版的初衷到底能不能如愿以偿,观众能不能从“老酒”中品出新的味道?或许只有在8月12日《马兰花》的首演中才能找到答案。
据悉,8月12日晚,青岛版本的《马兰花》将在青话小剧场举行首场演出。张华/文周光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