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瑞蔓
今年一季度,烟台三大集群实现产值55亿元,占烟台开发区的50%,万元产值能耗持续下降,仅相当于全市平均单耗的1/5。
“烟台的经济效益在全省是最高的,而这一效益与烟台近几年来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密不可分。”烟台市
经贸委副主任李永乐告诉记者。
而从7月29日在烟台召开的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现场会议上传来的消息,更加验证了这一结论:今年上半年,烟台万元GDP能耗0.92吨标准煤、用水88吨,较2004年分别降低6.1%和2.2%,处于国内较好水平;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145万吨,利用率达到86.7%。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烟台显然已经保持了经济发展迅速增长、资源消耗不断下降和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的“三赢”局面。
“新三大件”全新升级
从六大支柱产业到两大龙头产业,再到三大产品集群,秉承“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培育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和产品”原则,通过将原来的高能耗产业逐步调整出局,烟台推出了手机、电脑和汽车“新三大件”为主的产业新构架,循环经济发展走上结构升级的典范之路。今年一季度,烟台三大集群实现产值55亿元,占烟台开发区的50%,万元产值能耗持续下降,仅相当于全市平均单耗的1/5。
李永乐介绍,从源头抓起,烟台从招商环节就进入“绿色通道”,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规模、品牌优势,加快引进关键“补链”项目、培育优秀原料设备供应商,构建互补性强、成长性好的生态工业网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几年,围绕鸿富泰、浪潮LG、东岳汽车等项目,加强配套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配套发展-再配套发展-高层次配套发展”的良性互动效应。今年一季度,手机、电脑、汽车三大主项目落户的烟台开发区呈现出“一天一个亿的工业产值,一天1000万元的工业利税,一天20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的发展态势,足以证明调整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三大集群建成后,烟台开发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大、能耗高的项目,烟台坚决杜绝落户。到2004年底,全市范围内累计否决千万以上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100多个,放弃直接投资30多亿元。同时对上马的“五小”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先后对130户五小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年减少废弃物排放38万吨。
资源再生产业兴起
今年上半年,随着众诚生物、明坤工贸等5家企业开工启动,烟台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烟台资源再生产业这条“短腿”开始拉长。据介绍,这5家企业预计年内可加工利用废旧物资15万吨。
经过多方努力,烟台在发展资源再生产业中给出一个在全省可资借鉴的模本。据介绍,2002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率先兴办了“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2004年,争取同济大学、韩国资源再生公司共同支持在园区内建立了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韩国政府连续5年每年向研究院提供3亿韩币的资金支持,目前首笔资金4.66万美元已到位。而后,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烟台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二家“第七类废物定点加工利用单位”。今年1月,中外合资诚通烟台资源再生加工区开发公司成立,烟台资源再生加工产业进入集约化运营阶段,政府搭台、科研院校提供技术、国字号企业商业化运作的模式正式形成。目前,入园企业达36家,注册资本1.2亿美元,涉及旧五金、塑料加工利用等领域。
园区还将在全国设立分支公司,在日、韩、美等国设立初加工基地,通过对进口废旧物资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劳动力就业等问题。预计2008年,园区年加工处理再生资源将达500万吨。
“清洁万华”效应铺开
国内最大的聚氨酯工业基地———用水大户万华集团显然是烟台推行循环经济的先行者。烟台市经贸委综合科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万华集团如今每天重复使用的工业循环水和工业纯水达1.2万多吨,年节水多达430多万吨,仅此一项,万华每年就可以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目前,集团公司的生产、生活废水实现了两个“零排放”。
乌黑的废水被万华集团作为第二水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他们首先从装置入手,将用水量最大的MDI4000号装置生产过程中每天产生的5000立方米除尘水进行处理,使之在系统内循环使用,年可节水198万立方米。与此同时,万华还对原污水处理场进行技术改造,将原来经过生化处理每天达标排放的3200立方米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作为工业循环水的补充水重复使用,每年节水80多万立方米。万华还新建了生化、超滤、逆渗透三级处理装置,将原排大海的明沟水全部截流进行深度处理,作为工业循环补水和工艺纯水使用,这样一来,公司每年又可以节约原水130多万立方米。此外,集团还通过新上设置,将生产过程中的蒸汽冷凝水重新回收利用。目前万华集团正在探索将MDI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盐水进行处理,项目试验成功后,不仅可以实现废水回用,而且可以将废水中的钠盐提取出来重复利用,每年可减少原盐采购5万多吨。
几年来,万华集团的MDI产量由每年的1万吨扩大到了10万吨,产量扩大了10倍;聚氨酯合成革由年产300万平方米扩大到600万平方米,而集团每天使用的新鲜水却由原来的2.8万吨下降到1.5万吨,降幅接近50%。通过启动一系列废水复用工程,先后实现了企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的零排放,废水回收复用总量达到每天1万多吨。通过对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万华走出了一条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的“清洁”发展之路。
与“清洁万华”同步,烟台还涌现出黄海城市花园、万华集团、夹河水利工程、首钢东星电装公司、张裕卡斯特酒庄、开发区西部热电厂、山东玲珑橡胶和芳华海珍品种苗培育有限公司等资源节约“排头兵”,清洁万华效应也逐渐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