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买包子,问:“什么馅?”答(青岛话):“萝卜尚肉的。”“尚”是“和”的意思。这是一个土字眼,只有老青岛人才听得懂,现在很少有人这样说了。倘若说出来,还会被人讥笑。
“高尚”的“尚”字何以会沦落到这种地步?据考证,在甲骨文中“尚”字通“商”、“赏”,是酒器形,表示举杯致敬。而分离出来用于人
名,最古老的人物当推老年发迹的渭河渔夫姜子牙。他本吕姓,名望,辅周灭商开创了西周基业,被尊为“尚父”。姜太公的故事在民间是传为美谈的,《封神演义》把他作为主人公颂扬,京剧里的诸葛亮不无钦仰地唱道:“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而自叹弗如。“尚”字因这位钓鱼鼻祖的名字而被赋予 “辅佐”的含意,或是因辅佐之功而后才有了他“尚”的名号,姑且不论,但可知“尚”字由此而作为“辅佐”的别解。史载,姜尚后来被封于齐,为齐国开国国君。他来到我们山东,从而使这个“尚”字流传至今,成为青岛话的活化石。
自姜尚定义后,春秋战国时代的《论语》、《礼记》、《孟子》等典籍中,也都有“尚”字作连带关系的用法。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尚,曾也,庶几也。”可见萝卜是可以“尚”肉的。
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干脆把 “尚” 解释为 “上也”(《说文解字注》)。古代官员有“尚书令”职衔,“尚方宝剑”特权,也都是趋上的。娶皇帝的女儿要说“尚”某某公主,而不能说“娶”。经济界旧有“襄理”一职,也有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词汇中,“高尚”、“尊尚”、“风尚”、“崇文尚武”、“尚且”、“尚待”等,都有向上向前向更高一级靠近的涵义,即使 “一息尚存”,也不放弃希望和奋斗。所以,卖包子的说得没错,是说萝卜尚肉,而不是说肉尚萝卜。肉为君,萝卜为臣,贵为驸马只是个萝卜的角色。一个“尚”字便绿叶红花主次分明,比说 “萝卜和肉”、“萝卜加肉”更准确,更文雅,这是青岛话的光荣。谁说青岛姑娘模样标致,一开口就露怯?这是过去城市地位不高所造成的偏见。将来或许还会有人编一部《青岛话词典》,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固然包括 “尚”在内,方言词需要随着时代前进而进化、简化,但方言的形成蕴藏着历史轨迹,不能一笔抹杀,开掘方言文化该不是抱残守缺吧?月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