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苏人,来青岛工作将近40年。为此,我从一个外来人的视角,姑且说一点自己的感受。
乍来青岛,感到青岛的 “洋气”扑面而来。徜徉在前海沿,海洋的气息汹涌而至;漫步在八大关,西洋的建筑随处可见;走进居民院,四村八乡的多声部,呢喃盈耳;逛悠在中山路,天南海北的商品时髦迷眼。于是乎,我觉得青岛是一个
五方杂处、南北兼容、中外交汇、海纳百川的文化荟萃之地。
不同的城市各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西安、苏州、杭州、上海、北京,都是各自独特地理定位和历史沧桑铸就了各自独特的文化。青岛由渔村而港口而城市,百余年来,偏安海陆一隅,一直肩负着南通沪宁和闽粤、北接京津与辽沈的转运码头的使命。在历史上,青岛扮演过几多原创文化的主角?区区小文无法考证。不过,试从青岛语言文化观察,即墨腔、胶东音、沂蒙调、济南韵、南方蛮、北方侉,南腔北调大杂烩,没有独具特色的纯正青岛方言。又如青岛的人情风俗、婚丧嫁娶,各依遗风,兼容并蓄。这恰恰体现了青岛本土文化贫弱,移民文化、侨居文化、旅居文化强盛的表征。
作为转运码头,迎来送往、纷至沓来,属意于发展者移来定居,无意于发展者侨居数年即去,旅居者更是短短几天匆匆而过。这就形成了一种码头文化的开放性效应。上世纪四十年代青岛文化的一度辉煌,并不是本土升起了太阳,实际不过是康有为、闻一多、老舍、沈从文、梁实秋、王统照等一批侨居文化人的文化盛宴;一当人去楼空之后,随即灯火阑珊、后继乏力。由此则形成了青岛码头文化的根基不深、积淀不厚、精品不多、特色不足的主要特点。
海涛和啤酒是青岛码头文化的生动象征。这种象征充分表现了“流通”的特点,无论物流或者人流,都以流通为码头文化的本质。码头文化是流动不居的、是即聚即散的,而今的青岛要从码头文化跃升为都市文化,最要紧的就是要从开埠以来即自在的聚散流转之中超越出来,彻底摆脱码头文化的流失性,并以此为起点,进入高度自为的都市文化发展轨道。都市文化效应不仅重视流通了什么,尤其重视在流通中留下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因此都市文化是在不断流通中注重创造性吸纳的高层次超越文化。为了加速都市文化发展,青岛需要将来自五洲四海的各种文化资源汇集融合,创造超越性的集聚效应,尽快实现都市文化产业结构的创新发展和整体提升;同时广纳人才,培育壮大文化发展主体,树立高尚远大的文化创新观念;还要高度重视原创性文化精品的创造。惟有精品才能转化为都市文化结构中的长久积淀,一切应景的泡沫文化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发展也是硬道理,文化创新支持机制不能缺,这是都市文化繁荣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
徐红兵
作者简介: 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文学》执行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