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0日下午4时整,为中国和世界海洋事业奋斗了76年、96岁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呈奎在青岛病逝。25日,寒风袭人,800多名自发赶来的科学家、曾老的几代学生以及各界友人,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青岛殡仪馆,与这位功勋卓著的人民科学家做最后的告别。 记者是个科技新
闻报道追“星”族,18来年多次采访曾呈奎院士,领略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在不断受到科学巨匠奉献精神与学术硕果熏陶并建立起科学家与记者忘年交的同时,也写了不少海洋新闻报道。当记者瞻仰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的曾呈奎院士时,心里念叨着:曾老,我与您曾经有约,等您百岁时要好好地写写您这位科技寿星,而今您却走了…… 院士带记者下“海”捕捞新闻“海珍品”
记者对海洋新闻报道情有独钟,首先带记者下“海”捕捞海洋新闻“海珍品”的就是曾呈奎院士。
1986年2月,记者从新华社青海分社调到新华社青岛支社工作。经过一段熟悉情况和深入探索,记者认准了青岛海洋科研领域是一个施展新闻报道才能的广阔天地,这里有别的地方所缺少的“国宝级”新闻———海洋新闻。
记者到了被人称誉为我国海洋科研“头号种子”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给记者上第一堂海洋知识基础课的就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曾呈奎院士。他仍然活跃在海洋科学研究第一线,从1986年到1987年担任了国际藻类学会主席。
曾呈奎院士介绍的情况通俗易懂,让记者写起新闻报道轻松多了,而且他还能对记者采写的稿件进行修改。记者第一次采访曾呈奎院士。他如数家珍地谈论五彩缤纷的海洋科研世界,说青岛作为中国海洋研究的摇篮和基地,已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海洋科学城,拥有20多家“海”字号的科研单位。记者一定要把科学研究和读者兴趣连接起来,写出科学家认为不外行,读者感兴趣的海洋新闻。
采访曾呈奎院士之后,他又向记者推荐采访海洋所另一些科学家,还鼓励记者到其他海洋科研单位去调查研究。于是,记者利用半月的时间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陆续采写了一些海洋新闻报道。
他为呼唤全民族海洋意识奔走
曾呈奎教授不仅仅是一位卓越的海洋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政治头脑的海洋战略家。他与一些科学家提出的建立国家海洋局、开展南极考察等事关大局、全局的建议,屡屡被采纳,很快见成效。
1992年,国家又采纳了曾呈奎提出的“国家攀登计划B中应增加有关海洋高技术的项目,海洋生物技术应成为国家863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建议,并聘请他担任了首席科学家,对推动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之后,他为了呼唤全民族的海洋意识而奔走。1993年3月,记者又一次采访曾呈奎院士,他进一步提出:“中国应当增强海洋意识,努力建设海上强国。”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思路是,国以海兴。他建议应把开发利用海洋和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同等重要的课题。据国外专家预测,海洋将成为21世纪大规模开发和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海洋开发产值有可能从1985年的3500亿美元提高到3万亿美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等闲视之,要奋起而上。
曾呈奎还认为,增加海洋投入,发展海洋高科技,是开发利用保护好海洋的基本思路。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适应国际海洋新秩序,当务之急除了尽快调整我国的海洋政策,加强海洋立法和管理外,还必须尽可能多地增加海洋科研的投入,加快我国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步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谁有能力开发,谁就能受益;谁早开发,谁就早受益;谁采用高新技术进行最有效的开发,谁就能获得最大利益,实现国富民强。
1994年6月29日,新华社播发了记者采写的《呼唤全民族海洋意识》的新闻稿。曾呈奎院士、青岛海洋大学文圣常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许智宏共同呼吁,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人口骤增、资源衰退、环境恶化等诸多困惑时,为了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富强,我们必须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把眼光投向海洋。曾呈奎特别强调说,面对落后状况,唯一的出路是奋起直追。中国应当动员全国人民努力建设海上强国,应当毫不犹豫地把开发利用海洋来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尽快开展海洋发展战略研究,制订海洋开发的规划,增加海洋开发的投入。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迫切需要一个综合协调部门,避免各行各业间的相互掣肘。
曾呈奎心中装的是整个中国海洋事业
18年来,记者采访曾呈奎院士不下20次,每次都受到教益。不论是在他堆满书籍的办公室,还是在学术讨论会上,或者是在他的家中,只要记者提出采访要求,他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以满足,从没有打过官腔,摆过架子,敷衍了事。曾呈奎虽然是我国海藻科研的领军人物,但他始终关注海洋科研的方方面面,他的心中永远装的是整个中国海洋事业。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海水养殖业经历了藻类、对虾和海湾扇贝人工养殖三次浪潮,使我国三大养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世界第一大国。这三次浪潮均是从青岛发起进而推向全国,曾呈奎功不可没。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海带、紫菜养殖的第一次浪潮中,用他带领科研人员建立起的系统基础理论指导生产的实际应用,一举成功。特别是他在介绍研究海带数十年宝贵的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向记者讲述了许许多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海洋趣闻趣事。
在对虾养殖第二次浪潮中,曾呈奎大力支持科学家吴尚勤在实验室争先培育出人工虾苗,当时的水产部在1960年召开了现场会,开了人工培育虾苗的先河。
为了把水产养殖三次浪潮真实生动地介绍给读者,记者大量采用了曾呈奎院士介绍的鲜活素材。
曾呈奎院士曾对记者说,科学要一丝不苟,一字不差。对新闻报道来说,何尝又不是如此。新华社记者张荣大(新华社青岛7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