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3年8月,大明王朝的舰队在远涉重洋、遍访诸国之后又一次驶回太仓刘家湾。浩浩荡荡的宝船上满载着异域的奇珍异宝和朝贡的使节,惟独没有它的统领———郑和。他的名字在未来几百年内都不会有人记起,直到梁启超写了一篇名为《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的短文。
1904年的中国,内忧外患。尝尽了四夷坚船利
炮之苦的晚清帝国不仅折尽了颜面,也失却了信心。此时的梁启超正避祸日本,继续他的维新旧梦。他突然著文重提郑和,并以“祖国大航海家”、“巨人”名之,鼓舞民心斗志之用意显而易见。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海洋的向往远次于对土地的热爱。“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海,只是不得已的退路。“所以,梁启超之前,郑和并不因旷世的航海事业名显天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恒告诉记者,关于郑和下西洋,《明成祖实录》中的记载不超过20条,最为详尽的只有两条。《明史》中对郑和的身世介绍也只有一句话:“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宝太监者也。”对其功业的著述加上标点不超过千字。
“或许在既往的封建统治者看来,郑和并不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而七下西洋的浩浩功业也因花费甚巨而多被评为‘弊政’。郑和远洋在当时虽然有承继宋朝、元朝的必然,但在根本上仍是突兀的特例,注定难以长久后续”,高恒说。
明宣德八年,当郑和舰队最后一次归来,宣宗皇帝决定下洋悉止。一纸诏令之后,曾经行巨浪泛沧溟、牵星过洋的巨大宝船,只能寂寞地躺在渐渐淤积的南方港湾里等待腐烂。
“20年间,帝国皇家的龙江造船厂已经衰落到难以想像的程度,连当年宝船的尺度都忘记了。”厦门大学教授周宁说,“再过20年,成化皇帝当朝时,有人动起出洋的念头,才发现皇家档案库中郑和航海的档案已不翼而飞。”凝聚着郑和毕生心血、记载着七下西洋的《郑和出使水程》终于灰飞烟灭。据说,罪魁是车驾郎中刘大夏,也有人说是乾隆皇帝。
在郑和身后,人们只能通过罗懋登写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看到隐约的影子。万历年间人钱曾感叹:“下西洋似郑和一人,郑和往返亦似非一次,惜乎国初事迹,记载缺如,茫无援据。”
“当初,马可·波罗东游是个人兴趣,他的游记曾红极一时,并引发西欧各国几百年渡海的情愫。郑和下西洋乃是举全国之力,竟不能留下详细记载,郑和何其不幸?”高恒说。
显然,不幸的不仅仅是郑和,还有这个日渐封闭的大帝国。正是此时,西方诸国开始寻找东渡的航道,并引起了世界面貌的变革。只是在变革中,曾经称雄海上的中国变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角色。
1433年,世上已无郑和。在中国的海岸线上多的是倭寇,之后是葡萄牙人、英国人、美国人……可以想见,日见国贫民弱的梁启超发现前人郑和时,其心情何等复杂。
作者:本报记者 董伟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