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莎(右一)在采访义工芮杰(左一)
采访青岛
“今天的活动太好了,青岛太美了。”半天的记者经历让李小莎感慨万千。昨日,早报报道了专门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习汉语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女生李小莎要来青岛早报当记者的消息。当天下午,她和记者一起到青岛盲校采访了在该校当志愿者的老乡芮杰,随后又赶到一浴体验了一把帆船生活。昨晚,李小莎在早报编辑部完成了她的第一篇新闻报道(图)。
采访现场之一 写名字遇上难题
昨天下午2时21分,记者赶到青岛盲校,见到了李小莎和她的朋友。“她叫芮杰,就是她经常来当志愿者的。”李小莎用比较流利的中文给记者介绍。青岛盲校高二学生吴学斌和初二学生门殿友迎了上来,跟芮杰攀谈起来。
“‘殿’字怎么写呢?”在问吴学斌和门殿友两位同学时,李小莎遇到了一个难题。门殿友告诉李小莎,就是“宫殿”的“殿”,李小莎想了一会儿,还是不会写,就在采访本上标上了汉语拼音。“我这里有个辞典,快查查。”李小莎拿过了辞典,终于找到了“殿”和“斌”,然后在本子上写上了。
李小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拿起了采访本。“你为什么要在青岛盲校当义工呢?”李小莎问,芮杰眨了眨大眼睛后说,“我们学校有义工的要求,我来盲校参观,这里的老师很有耐心,帮助学生穿衣服,洗脸,我很感动,我就来当义工了。”
二十分钟后,李小莎把记者点的几个问题都问完了,开始向记者“求援”,记者建议她从自己的角度提一些问题。李小莎在笔记本上写下“十二”,然后继续问芮杰:“你在青岛喜欢吃什么菜呢?”芮杰想了想,“青岛的‘蛤蜊’什么汤,噢,‘蛤蜊’疙瘩汤,我很喜欢喝。”芮杰说,来中国之前,她还在犹豫是经商,还是当老师,现在,看了中国老师的做法后,决定毕业后来中国当一名老师。
现场采访二 上帆船体验帆赛瘾
“我们青岛是帆船之都,招待客人应该让她去看看咱的特色。”昨天,有不少市民给早报征集线索热线打电话建议李小莎到一浴看看帆船。记者把这个建议告诉李小莎后,她高兴地答应了。
“你们海边有这么多的市民在游玩啊,真热闹。”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与李小莎赶到了一浴,不少市民看到李小莎后说:“这就是早报上报道的洋记者,她来报道帆船比赛了。”听说早报的洋记者要坐个帆船下海体验一下,风之帆国际航海俱乐部负责人颜磊一口答应了,“现在没有风,等会儿起风了,就让她体验一下。”
大约10分钟后,海上渐渐起一点风了,俱乐部的黄河教练拖出了一艘企业级帆船,并支起了帆布,很快,在微风细雨中,帆船起航了,李小莎坐在船上,显得特别兴奋,也有些害怕,紧紧地抓住船帮。在海上航行了10多分钟后,李小莎跟随教练上了岸边。“感受怎么样?”记者问,李小莎笑着告诉记者,“我是头一次见到帆船,有点害怕,心里挺紧张的。”
市民感受 希望她多了解中国
“嗨!我想对蓝眼睛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很高兴她能做记者,恭喜她,希望她喜欢中国,了解中国。”昨天,手机尾号为6597的市民给记者发来短信。在给记者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的市民中,大部分市民都表示出深深的祝福。
“记者”感受 奥运这个词听得最多
“今天采访下来,我听得最多的是‘奥运’这个词。在一浴,那里的教练告诉我,青岛为了奥帆赛,做了很多工作,青岛市民很珍惜这次比赛。”李小莎告诉记者,她被青岛市民的真诚感动了,“青岛真是个好地方!感谢青岛早报给我这样一个实习的机会,我还想继续体验。”昨天,李小莎告诉记者,她的“记者瘾”没有过足,并与记者约好还要再来早报实习一下。(记者
陈勇 赵健鹏 为您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