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从温饱走向小康,中国人的消费标准由注重“吃饱、穿暖、够用、能住”变为注重“吃得好、穿得漂亮、用得方便、住得舒适”,消费心态由“将就”变为“讲究”,消费需求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稳定到多变,从清晰到模糊。
本刊记者 张辉 整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今天,中国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历史进程中,民众的消费欲望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并不断发酵、膨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妙景色。
在改革开放的若干年内,中国就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90年代,人民生活继续向小康迈进,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速之快让世界震惊,百姓消费从“将就”到“讲究”,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
如今,中国的老百姓还享受着“入世”的种种好处,与此同时,消费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浪潮也汹涌而至,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四处蔓延。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市场供应丰富了,老百姓收入提高了,现在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吃得科学、住得舒适、用得高档、行得方便、玩得刺激。
毫无疑问,消费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小康程度的重要依据。2005年5月至6月期间,《小康》杂志社与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专家联合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采用非概率抽样的社会研究方法,对中国消费小康状况进行了测评。根据测评和专家评估,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69分。
调查显示,七成民众认为自身目前的消费水平不高,许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农村居民主要集中在对家用电器拥有率不高、服务性消费份额较小的问题上,而城市居民则在住房和汽车消费两方面忧心忡忡。
五大指标衡量消费小康指数
中国消费小康指数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0份,有效回收问卷8357份,城镇地区调查采取多段随机抽样,农村地区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区域涵盖中国东部、中部、南部、西部、东北部,涉及全国8个大中城市,8个小城镇和9个农村地区。
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在95%置信度下为+1.02%,调查所得数据均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加权处理,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样本基本构成情况为:男、女占有效样本总数比例分别为50.5%和49.5%;年龄构成方面,16—25岁的占17.2%,26—35岁的占29.9%,36—45岁的占27.0%,46—55岁的占19.2%,56—60岁的占6.5%,60岁以上的占0.2%,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2.3%,初中的占34.3%,高中的占32.2%,大专的占11.1%,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占10.1%。
调查将中国消费小康指数细化为民众对消费小康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评估、中国消费政策评估、中国消费结构评估、民众消费观念状况评估这五个方面,并分别赋予对应的权重,试图勾勒出中国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消费图景。
收入增长缓慢降低满意度
本刊调研组发现,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尽管不小,但相比之下,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方面在消费支出中越来越占有一席之地,这点也得到近八成受访者的认同。上海的陈先生说:“现在老百姓都不愁吃不愁穿,就是房价和孩子教育这两方面的开销太大。”
调查显示,78.3%的城镇居民将住房和教育作为家庭开支的两大“重头戏”,而另有二成城镇居民把私人汽车和娱乐文化消费也列为家庭开支的重要项目。相比之下,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住房所占的比例较小,而教育和家用品成为农村居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有数据表明,去年前7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8亿元,同比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增幅较上年同期高出4.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保持了2003年下半年以来稳步上升的增长态势。
然而,居民消费增长的步伐和GDP的增长速度并不合拍,而这又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缓慢息息相关。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资料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国已连续7年出现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增长速度的现象:1997—2003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0%,而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为4.5%,剔除价格因素后,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分别为7.9%和4.0%,明显低于GDP增长速度。
由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所导致的消费需求不足,直接影响了民众对自身消费水平的满意度,分别有35.8%和37.9%的被调查者表示“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两者相加,共有超过七成的民众对消费水平处于低满意度状态。
此外,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对消费水平的判断上又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的低满意比例比后者高出8个百分点,且满意度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接受教育水平越高,满意度越低。
消费安全成第一关注点
当问及“你对所在地区的消费环境状况是否满意?”时,多数民众表示出一定的忧虑。本刊调研组发现,在“消费安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取缔霸王条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场所和设施建设”、“消费市场诚信建设”等测评指标中,反响最为强烈的是消费安全问题,其次是诚信建设,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则排在第三位。
据中消协的统计,2003年中消协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9万件,有关安全方面的投诉多达15624件,比2002年的11601件增长35%。在中消协的调查中,医疗事故问题、药品问题、食品问题分列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本刊的调查恰好与中消协的数据不谋而合。在调查中,82.3%的城镇居民和77.3%的农村居民对目前的消费安全问题感到“很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医疗事故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表示不放心,消费者朱小姐的话颇具典型性:“医疗事故往往牵涉到比较专业的知识,在这点上我们消费者是弱势,也很被动。”
而药品问题则主要集中在药品价格、药品广告以及假药上面,其中又以药品质量和价格居多。在调查中,一名受访者表示:“现在同样的药,医院、药店、平价药房是三个价,真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还有受访者认为:“花了钱,却买了过期、失效甚至于有反作用的药,那才是最叫人担心的。”
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是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重中之重,近两年的一系列食品危机更是将食品安全提升到关系国计民生之显赫地位:去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的制假案件、今年的苏丹红事件等等。“现在坐到饭桌前,就得想想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今年52岁的刘先生感叹道。与之相呼应,
有32.5%的民众表示对食品安全“很不放心”,另有22.3%的表示“不太放心”。
因此,消费市场的诚信建设成为广大民众的第二关注热点,且有超过半数的民众认为当下失信成风,诚信建设亟待加强。此外,48.2%的受访者把净化消费环境的希望寄予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也有33.9%的人认为应加强行业自律。
城乡消费结构有待改善
尽管我国总体消费水平在提高,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本刊调研组此次调查中,多数民众对此现实认识较清楚,56.2%的人认为需要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差距。“现在一些最时尚、最前沿的高消费还是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这些,似乎与8亿农民没有任何关系。”从事媒体工作的张小姐分析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城市工作的农民工总数已达到1.3亿人,这还是2003年的数字,在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每年要有1000—1200万的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确保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这些人在衣食住行上的消费与供给该如何保证,是一个令人强烈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城镇居民在住、行、劳务方面的支出都有不同比例的上升,而反映食品消费支出比例的恩格尔系数则有较大幅度下降;农村居民在衣着、住房方面的支出趋于下降,而用、行和劳务支出比重则在上升。对此,66.3%的民众认为我国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正逐步趋向合理。
同时,面对我国越来越明显的消费升级,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均认为应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消费;33.5%的民众认为国家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23.6%的民众认为要加快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管理制度的改革和金融创新等;而有45.1%的人同意应加大农村市场的开拓,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等。
在消费观念方面,则是崇尚享受至上的“消费主义”和推崇节约环保的“绿色消费”这两种观点并存,前者的比例占12.1%,持该观点的多为城市里的青年人;后者的比例为15.6%,且以中老年人居多。此外,有33.5%能接受电子消费,另有45.3%愿意信贷消费。
可以预计的是,在中国未来20年内,居民的消费恩格尔系数还将不断下降,食品等必需品的消费比重也将继续下降,农村居民消费特别是耐用品消费的增长,将为以家电及电子为代表的制造业谋求继续发展的空间,而城乡居民对居住、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消费的增长,将为相关的第三产业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条件。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在2004年前三个季度持续攀升。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良好预期,也将预示着中国人的消费生活走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