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访青时留下的签名自传、2004年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代表团访问青岛时签名的风筝、“青岛号”大帆船的模型和航海日志、张晓冬在北京参加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时穿的衣服、曲春在雅典奥帆赛工作时的服装和证件、韩国友人李龙三赠送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官方总结报告……在
青岛市博物馆内,青岛奥帆委代表青岛市民捐赠的12件展品醒目地陈列在一楼大厅内。 “12件纪念品,每一件都记录了青岛市各界为筹办奥帆赛所付出的努力,记录了青岛一段值得骄傲和珍藏的历史,每一件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发掘的故事……”
昨天上午,青岛迎奥纪念品捐赠仪式在青岛市博物馆举行,市博物馆馆长张齐增向捐赠纪念品的12位市民和有关部门颁发了收藏证书。
“从这一刻起,我们的风筝真的成了文物了!”从张齐增手中接过收藏证书,青岛市风筝协会秘书长马书立有些激动。2004年5月25日,参加完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奠基仪式后,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费利,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奥帆委主席夏耕,副市长、奥帆委副主席臧爱民等人在马书立等四人制作的有帆船之都标志的风筝上签字留念。
“这面风筝上有两面帆,大帆代表北京,小帆代表青岛,两个帆在一起就是同舟共济。”马书立这样解释这面风筝所蕴含的意义。“北京首都博物馆好几次来电话想收藏这个风筝,但我认为这个风筝应该留在青岛,这次把风筝捐献给市博物馆也了了我们的一个心愿。”马书立说。
马书立捐献的风筝“抢手”,12件纪念品中,其它纪念品也非常珍贵。萨马兰奇访青时留下的签名自传在青岛只有两本;张晓冬参加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时穿的服装以及曲春在雅典奥运会工作期间的服装和证件则是绝无仅有;而韩国友人李龙三捐献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官方总结报告不但凝结了在青韩国友人的一片真情,扉页上,“李龙三为青岛奥帆赛祈愿”的题字更表达了韩国友人对青岛奥帆赛成功举办的美好祝愿……
“这次捐赠仪式后,我们还要继续和奥帆委合作征集迎奥纪念品,一直到2008年奥帆赛开赛前。届时,我们将把征集的所有纪念品集中起来搞一次专题展览,回顾我们的迎奥之路。”张齐增说。本报记者韩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