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三 做好准备去选择 ———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专家陆晓娅对大学生恋爱提出忠告
对于大学生来说,爱情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但在陆晓娅看来,大学生对于爱情还缺乏足够成熟的理解。“20多岁年轻人涉足爱情应该是
一件很自然的事。所以说,这是我们人生这个阶段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陆晓娅说。但在高校中,课堂里老师不会讲,大学生们更多的是在宿舍卧谈的时候大家一块来谈一谈。 “如此重要的事情,却被成年人如此沉默,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陆晓娅眼中的校园爱情,并不只是鲜花和浪漫,“我们在校园里经常看到,一个浪漫的开始,却有一个痛苦甚至悲惨的结局,有些非常痛苦,甚至到相互伤害,付出血的代价。爱情不是有一个美好的开端就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为什么而爱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擦出了爱的火花?在大学生们心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因为寂寞,因为是老乡,还有,彼此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关心。“总起来说,彼此的心理需要都得到了满足。”陆晓娅说。
陆晓娅手中有一份大学生恋爱动机网络调查:一见钟情占36.61%,摆脱压抑感占26.07%,证明自己魅力占16.25%,满足好奇心占14.64%,赶潮流占6.43%。
“据我所知,其实很多大学生投入到恋爱中的时候,他们的动机并非简单的爱情。”陆晓娅说。
有一些学生到了大四,还没恋爱过,心里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其实一个人在大学里有没有谈恋爱跟你有没有社会价值没有关系,不能划等号。不能人家都谈,宿舍里同学都谈了,自己就显得没有吸引力了,就急忙找一个。后来很不愉快,因为这可能不是你真正需要的。”虽然这样做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陆晓娅认为,这种赶潮流的心态说明了这部分大学生心态的不正常。
还有些人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如果是以这样的心态去恋爱,其结果可想而知。”陆晓娅说,“希望大学生们在谈情说爱之前,先问问自己的动机。”
什么是真爱
“什么是真爱?真正的恋爱开始于什么时候?如果电光石火,就是恋爱,那只能说电光石火是恋爱的前奏,是恋爱的一部分。”陆晓娅说。
陆晓娅谈到,在大学生中,很多人在谈到爱的付出时,都认为是不惜一切,他们认为爱是非常神圣非常伟大的。但对此她并不认同,“很多所谓的不求回报,实际上是有需求的。而且一方纯粹的奉献,给对方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我们有爱的需要,也有被爱的需要。”对于付出和回报间要建立一种平衡,陆晓娅的观点是:如果一方付出多一方付出少,那么这样的爱情一定有问题。
“另外,恋爱双方应该积极的交流,双方都需要包容对方身上存在的你所讨厌的缺点,只要这种情况少于产生快乐的情况,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健康的。”陆晓娅说。
在陆晓娅看来,当两性必须要去面对性能量消退后的平淡生活、现实生活的压力、成长背景的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两性文化的差异……这些内在的状况与问题逐渐浮现时,其实才是真正恋爱的开始。能够整合和跨越这些问题才能说是真爱的到来。而这些,却是当代大学生们很少去考虑的。
表达爱与拒绝爱
爱情有合就有分,但为什么在大学生的爱情故事中,会有那么多悲剧发生呢?“爱情,有时候不光要会表达爱还要会拒绝。许多悲剧故事就是因为不会表达或是不会拒绝。”这是陆晓娅的观点。
那怎样是比较合理的方式呢?对于分手,陆晓娅提出了以下忠告:第一、主动方就是提出分手的一方要给对方准备信号,不要太突兀。第二、要在恰当的时间、用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场合提出。“比如,时间方面你不能在人家考研的前一天提出,那样多残忍啊!关于场合嘛,尽量在半公开的场合提出,比如说在咖啡厅之类的地方,半开放的,有相对的谈话空间,为什么呢,因为比较安全。还有个好处就是给对方时间,在气头上时,只要有几秒钟的时间就能控制,但一旦失控,是很可怕的。而半公开场合,难免会有顾虑。”陆晓娅说这些经验有自己的,也有不少来自大学生朋友的成功经验。
陆晓娅说,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做好准备去选择,这句话也适用于恋爱中的大学生们。本报记者赵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