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就联合国改革答记者问。背景为联大开会场景。(本报合成图片)
联合国内围绕着安理会改革方案的斗争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原先气势很盛的日
本、德国、印度、巴西组成的“四国联盟”遇到很大阻力,不仅未能如期提出它们的改革框架决议草案,还不得不于6月8日对它们的决议草案进行修改,暂时放弃了否决权。7日,中国政府公布《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四国被迫修改决议草案
当地时间8日中午,“四国联盟”开始小范围散发修改后的决议草案,并把它称为最终提案。当天下午,“四国联盟”邀请了160多个联合国会员国代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闭门会议,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普洛伊格在会上介绍了四国提出的修改后的框架决议草案。
对比原来的草案,四国作出的让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最受外界关注的否决权问题上,四国继续要求增加6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继续强调安理会新常任理事国应和现任五个常任理事国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但表示新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问题可以等到安理会扩大完成15年后再予以解决。在此之前,新常任理事国不行使否决权。有媒体把这称为是“先过门槛,再要权力”。
新草案将扩大后安理会通过决议所需的赞成票数定为14票。
第二,有关对安理会现有常任理事国格局的改革,四国提出改革将在安理会扩大15年后进行,不再规定明确的时间表,而原决议案则规定在2020年召开安理会改革审议大会。四国还在新草案中加入了“不在安理会进行彻底改革之际,将五个常任理事国作为改革对象”的保证条款。日本媒体分析说,这是为了安抚英法两国,因为这两国一直担心四国的方案会损害两国在安理会的既有权利。
此外,四国没在新草案中提及将草案付诸联大表决的大致时间,也未重申其此前提出的完成安理会扩大三步走程序的时间表。不过,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普洛伊格8日表示,四国将按既定时间表,在6月底前向第59届联大提交决议草案。
“四国联盟”错估形势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外相町村信孝7日刚刚表示要把决议草案延期至7月再提出,四国8日就散发了所谓的最终提案,这说明四国在协调立场上出现混乱,而四国对原草案的修改,更说明他们遇到了困难。
首先,“四国联盟”错误地估计形势,提出了过于野心勃勃的目标,不能理性对待反对意见,遭到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弹。“四国联盟”自恃有某些大国的支持,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实力,认为完全可以得到联大2/3多数的支持,对反对意见不屑一顾;联大主席让·平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主持的两大阵营对话毫无结果。它们甚至想强行闯关,逼迫反对国家接受既成事实。这是导致反对阵营越来越团结,而且反对立场坚定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四国不仅自认为理所当然应成为常任理事国,还提出要拥有否决权。这违背了大多数会员国的愿望,包括支持它们的大国的意愿。扩大否决权决不是安理会改革的方向,对安理会工作效率也有影响。
其次,以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为首的“团结谋共识”运动提出了合理的对立方案,削弱了“四国联盟”方案的影响。安理会的改革首先是由于目前的安理会构成中,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不足才提出来的。“团结谋共识”运动方案只增加非常任理事国,避免了竞争常任理事国的矛盾和否决权的争议,使更多的国家有机会成为安理会成员国,同时又允许连选连任,满足了符合条件的国家在安理会发挥更大作用的要求。这与安理会改革朝更加有代表性、更加民主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而“四国联盟”方案只考虑少数国家的利益,把安理会改革当成权力重新划分,还定出实行的“时间表”。这无疑是不符合安理会改革的方向的,也有逼迫许多未作出决定的国家表态,强人所难的意味。由于有更好的方案作对立面,“四国联盟”方案争取各国的支持就更加困难,这也是该方案要被迫修改的另一个原因。
第三,大国的反对和消极态度。对联合国的改革,特别是安理会的改革,大国的意见还是举足轻重的。美国虽然多次表示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同时又提出不同意给予新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不能降低安理会的效率,要求新安理会成员国应控制在最少的数量。在此之前,它还表示过不赞成安理会改革有“时间表”,这与“四国联盟”方案有不少矛盾,如果四国不放弃对否决权的要求,美国必定反对。
中国态度越来越坚定
外电认为,“四国联盟”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决定抛出最终提案,显然是它们认为时间不站在他们一边,而中国的立场越来越坚定,是反对“四国联盟”方案的声浪不断加强、四国入常势头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对联合国改革有自己的原则。对与自己原则不一致的方案,中国自然要反对。中国先是通过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明确表达了中方的意见,6月7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表达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
德国《莱茵时报》在报道中国这一文件时,认为它反映出中国的三个重要立场:第一,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第二,强调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轮流进入安理会,参与决策;第三,强调涉及各地区的改革方案应首先在有关地区内部达成一致。德国之声电台认为,中国是在警告四国,不应操之过急。
日本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媒体纷纷认为日本“争常”的努力遭到了中国的猛烈阻击,“争常”之路非常艰难。共同社的报道称,“中国态度骤然强硬,目标直指日本”。《读卖新闻》的文章说,中国政府表明了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应该以地区共识优先的立场。可以说,中国政府的这份文件虽没有点名,但已经明确地对日本说,日本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有中国的赞同是不行的。这份文件还提出了联合国改革应当尊重的基本原则,表明应当增加发展中国家、中小国家参与联合国安理会事务的机会,并力争地区平衡。中国提出这些基本原则,事实上是要以文件的形式再次表明反对四国提出的安理会改革方案。《朝日新闻》说,王光亚的发言以及中国政府的正式文件已经明确表示,中国将不惜拒绝批准联合国宪章修正案来阻止日本“入常”。中国在这一问题上是拥有否决权的。
中国的文件让“团结谋共识”运动很受鼓舞。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表示,“四国联盟”的决议草案,不利于联合国会员国的团结,违背了联合国改革的初衷,有损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政府公布的文件具有指导意义,对“团结谋共识”运动是很大的支持,对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影响。巴基斯坦的学者和媒体认为,中国政府在文件中强调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其含义与巴基斯坦在联合国的改革问题上反对产生新的权力中心的立场是一致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方华副研究员认为,以6月3日第59届联大主席让·平向191个会员国提交《成果文件草案》为标志,联合国的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现有的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模糊余地越来越小。中国此时明确表态,不仅给予了对我有所期待的中小国家大力支持,而且也将推动五常相继明确立场,有利于争取外交主动权。
较量还在继续
舆论普遍认为,四国修改后的方案没有大的变动,特别是不愿放弃否决权,是换汤不换药,并不能缓解反对的声音。6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回答有关中国对四国新方案的立场时指出,不应在有分歧的方案上进行修修补补,对少数国家强行推动不成熟方案的做法感到担忧。
目前,两大阵营的较量还在进行。“四国联盟”正在争取更多的国家成为其决议草案的共同提案国,目标锁定在东欧和非洲国家。它们还把目光投向将在7月初分别举行的非盟首脑会议和加勒比国家首脑会议,准备游说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团结谋共识”运动内部也在不断磋商,共谋对策。它们只要争取1/3的会员国支持,就能达到击败“四国联盟”方案的最低目标。至于其所提出的方案能否也获得2/3的多数,则还有一番较量。如果两个方案都无法通过,安理会改革将只能限于工作方法的改进,扩大将被迫推迟。
本报驻联合国、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何洪泽 陈一鸣 本报驻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张莉霞 青木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