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妥协,但海运垄断性竞争让外贸业界心有余悸
今年3月,青岛一货运代理公司要将一批货运至美国,在选定了世界最大的船运公司马士基作为承运人后,他们遭到了马士基连续涨价的厄运,以致当货运抵美国时,运费都已涨得翻了番,由开始咨询时的3600美元/40标箱涨至8281美元/4
0标箱。马士基怎么了?是不是店大欺客,刁难中国企业?今年3月以来,一篇题为《都来看看马士基的强盗行为,谁敢和这样的公司合作?》的帖子在外贸专业网站上广为流传。该帖子称,青岛一货代公司通过马士基发货到美国安克雷奇,谁知货到后,价格却由电话询价时的每40标箱4300美元突然变成8281美元,整整翻了一番。而在该人士几次和马士基有关人员为此进行交涉的过程中,对方都态度生硬,毫不让步。帖子甫一出,即受到网友们的热烈响应。联想到此前马士基在中国大陆收取“铅封费”,后又将“铅封费”改头换面称为“设备操作费”等带有地区歧视色彩的做法,网友们纷纷把矛头指向马士基,认为马士基在中国大陆地区服务实在恶劣,存在严重的地区歧视。
第一次涨价700美元
那么,事情的原委是不是就是这样?马士基凭什么要擅自提高运费?此事现在有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为弄清此事,6月3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到了发帖人该货代公司的管理人员Tony。据他介绍,他所在公司有客户要发货到美国安克雷奇,而船公司里只有马士基开通了从青岛到安克雷奇的线路。选定马士基后,Tony和客户暂定3月14日发货。3月10日,马士基却突然电话告知说,价格已经从3600美元/40标箱上涨到4300美元/40标箱,“每40标箱就上涨了700美元!”但由于出货日预定是3月14日,客户发货合同也已经准备好了,面对突如其来的700美元Tony的客户也只能选择接受。由于价格的更改使客户措手不及,船期也不得不延误至3月21日。Tony表示:马士基这样快到出货日才临时通知航运价格变更并不符合行规,“还容易害人误事”。“但是考虑到当时海运价格即将进入旺季,价格上涨也属于正常,我们也还是接受了”
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当货抵达美国后,Tony去马士基拿提单才发现船运费已经由每40标箱4300美元变成了8281美元。“这整整翻了一倍啊!”Tony找马士基方面交涉,才发现,原来由于之前电话询价时沟通不畅,马士基的工作人员以为Tony嫌4300美元/40标箱价格贵,不需要订舱,因此收到委托单时就按照本价8281美元/40标箱计费。而Tony方面又以为电话询价已经成功,仍然按照4300美元/40标箱走货。由于马士基态度强硬,一度表示不交齐余下4000多美元就别想拿提单。愤怒的Tony在青岛信息港等多个网站上发表了上述帖子,谁知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开始在论坛上大肆攻击马士基服务态度恶劣。事发第二天,青岛马士基相关负责人找到Tony,并摆出了和解姿态。几次交涉后,马士基做出了让步,答应仍然按电话询价的4300美元/40标箱交易。Tony认为,其实整个事件中,双方都有一些失误,“电话询价这是行规!我们在询价后既然传了委托书,就表明已经接受了4300美元/40标箱的价格。马士基自己的操作人员疏忽了没有录入,没有理由要客户来承担中间的损失!”但Tony也坦承,在询价时和马士基工作人员的沟通存在问题,而在传委托书给马士基的时候自己也没有写清楚价格以致造成误会。
FOB引发地区歧视?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马士基服务不太理想,但事件本身却明明是双方都有责任。然而,帖子发出后,很多专业航运网上的网友们基本上是一面倒地指责马士基服务恶劣。Tony表示,大家对马士基的服务不满实际上已经不是两三天,从收取“铅封费”到近期出台的“设备操作管理费”,马士基早已“声名在外”。确实,近两年来,世界船王马士基在中国大陆可谓风波不断。去年年底,厦门口岸三协会联合讨伐马士基在中国大陆收取带有地区歧视色彩的“铅封费”。今年4月底,马士基将“铅封费”改头换面称为“设备操作费”,随后,八大口岸14协会立刻发表联合声明抵制马士基的该项“不合理收费”。(本报曾有报道)“货代企业和马士基的对抗现在也还处在胶着状态,”Tony认为:“单凭几家货代,我不认为事情可以得到解决。”他介绍,马士基收费贵,服务质量糟糕这在行内已经是众人皆知。“听说在国外,甚至在中国台湾和香港,马士基的服务都是很有口碑的。但一到大陆整个服务却扭曲成这样?!一般能够不和他们打交道,我们都不会和他们打交道!但是,选择权却常常不在我们手上。”据悉,由于中国口岸的货物80%以上采取的都是FOB(离岸价)协议,也即是说货物中途的运输费用是由国外买主来承担,因此,选择哪家班轮公司的决定权就放在国外买主手上。“而马士基在国外的服务据说是非常好的,而且它的航线最全面,运力方面也有绝对优势,因此,国外买主很多都指定马士基承运。”Tony介绍说,“这也就是说,如果马士基在中国大陆服务不够好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不影响它本身的利益。”而表面上看,运费由国外买家支付,中国的货主可以把马士基在中国收取的种种资费转嫁到国外买家身上。看起来中国货主是不会吃亏,但是中国商品的成本却因此上升,其国际竞争力也就下降了。
巨型收购搅得人心惶惶
5月11日,铁行渣华网站发布声明,称马士基将以现金形式收购铁行渣华,每股作价57欧元,共计金额为23亿欧元(即29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士基收购排名第三的铁行渣华,堪称航运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而这一收购也引起了Tony的关注。他认为,短期来看,工厂可能可以得到好处,“因为运价也许会有所下降”;但长期来看,“整个事态将十分可怕!”据悉,收购完成后,马士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会达到40%,而早前业界更有人估计这个数字可能将是80%;而其全球份额估计会占到25%以上。“垄断的优势让我们担心它本来已经非常糟糕的服务会不会更加糟糕?不合理的收费会不会继续增加?我想,货主的弱势地位将更加明显,”Tony这样货代已经开始担忧。分析认为,目前全球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了运力的增长,中国内地有货找不到船的情况相当普遍。运力紧张强化了班轮公司的行业优势地位、支配地位。而马士基的做法是,如果不付清其要求的费用,就会扣押提单(取货凭证),造成货主不能到银行结汇。而“货主对其做法根本无能为力。”
本报记者 宋菁 王文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