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各界踊跃向“务工青年文化驿站”捐款捐物之时,记者来到青岛奥帆赛奥运村工程工地,从这紧张施工的现场,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他们为青岛的城市建设所做出的可歌可泣的贡献。 “我在青岛干建筑干了十多年了,现在有机会能亲手
为青岛的奥运工程出一份力,我真的很骄傲。”来自江苏南通的农民工朱文标兴奋地说。 眼前的朱文标黑黑的脸膛,由于刚摘下安全帽头发有些散乱,灰尘、铁锈粘在他的头上、脸上。他1994年就来青岛做了一名建筑工人,十余年间,随着青岛的城区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朱文标同许许多多来自他们家乡的农民工一起,为青岛的城市建设挥洒着汗水。“我可以说是看着青岛一天天变高的,青岛的这些高层建筑八成都是我们南通人建起来的。从1994年至今,我几乎每年都参与一到两个工程,海上皇宫、泛海名人酒店、三百惠、城阳汽车站……”,说起他们参与的建设工程,朱文标不无自豪。
奥运场馆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奥运村在今年7月底主体部分就要完工,2006年元月就要交付使用。为了完成既定任务,朱文标所在公司的800余名建筑工人在奥运工地上争分夺秒。他们每天要在几十米高的脚手架上一干就是10到12个小时。为了不耽误工时,累了,他们就在脚手架上直直腰,喘口气;渴了,就在脚手架上喝口水,润润喉咙。今年冬天我市的气温较往年偏低,而为了不影响工作效率,工人们都不穿厚重的衣服。寒风吹在他们的脸上像刀割,他们的手脚被冻麻木了,许多人感冒发烧也“不下火线”。
紧张的施工并没有带来工程质量的下降,奥运场馆是代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形象工程,“不能给中国人丢脸”,是他们持守的信念。影响到奥运场馆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仅奥运村工程一项,就需浇铸混凝土8万多立方米,而这8万多立方米都必须保证无冷缝,无漏振,混料均匀。最多时一次性浇铸混凝土4000多立方米,为了“一气呵成”,朱文标和工友们连续工作了四天三夜!
他们所在的青岛建设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尽一切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保障。他们住进了防潮保暖的彩钢板房,有专人为他们打扫宿舍卫生;工地配备了沐浴间供他们洗澡;饮食由食品卫生部门监管,每天有五六个菜供他们选择。公司配备了电视机、书报等文化用品尽力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大部分都是青壮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公司办起了职工夜校,组织他们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
朱文标和他的工友们,这些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在这一个个建筑工程的“浇铸”下,已完成了向产业工人的“蜕变”,成为我们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