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的朋友不能代替兄弟姐妹”
张琼,女,26岁,武汉,房地产销售,月收入2000元,独生子女
以我目前的状态,我比较接受“421”式的家庭。首先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在本地,身体也比较健康,与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年轻夫妻相比,我们的生活
压力是比较小的。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孩子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整个家庭(包括双方父母)的共同话题,孩子作为家庭成员间的纽带,可以使家庭结构更加稳定。
如果成家,我会与父母分居。但出钱请人照顾,并定期看望。我认为这样做既能照顾老人,又能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但老人居住的地点应选择与自己的住地较近的地方或者是他们生活时间较久的区域,最好社区内有他们的老同事或老朋友。我觉得应鼓励老人多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享受生活才能减轻孤独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若与老人同住,两代人的作息时间和习惯很可能发生冲突。当今的养老院虽然也能提供生活照顾,但大多数老人在思想上还是比较难接受的,因此与父母分居,请人照顾是我认为最佳的方法。
作为独生子女,我偶尔会有孤独的感觉。虽然兄弟姐妹的有些“功能”也能从自己要好的朋友身上找到,可是朋友毕竟不能和你住在同一屋檐下,也无法长久地陪在你身边。如果可能选择,我希望能有个哥哥。这样别人欺负我了,他可以帮我教训他。我也希望哥哥能带我踢踢球,虽然更多可能是我坐在旁边看一群男生踢。可是我可以通过哥哥了解男生的想法,享受被人照顾的感觉。
“没有兄弟姐妹,内心防线比较深”
周立,女,24岁,上海,药材公司职员,月收入3000元,独生子女
我不赞成和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圈,我们也有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父母需要的话就给他们请一个务工,在上海务工的价钱并不是很高,出一点钱让双方都有舒适的生活方式,何乐不为?
独生子女其实挺闷的,这我深有体会。小时侯我是班里唯一一个家住浦东,却在浦西读书的。班级聚会不能参加,定期活动又赶不上,所以同学关系非常淡,这时候就特别希望有一个弟妹在身边跟我说说话,和我一起玩。有的时候,有些话是连父母都不愿意讲的。可能就是因为小时候的这种经历,让我现在的内心防线比较深。虽然待人也挺开朗,但在交往的时候总不是很自然。再者说,多一个兄弟姐妹多一份人际关系。所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想生一男一女。而两个兄弟或者两个姐妹都会比较难相处吧。异性小孩考虑问题的方法和角度都会不太一样,两个人能有互补、更加完整。长大了也比较容易互相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