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留下,这张好。”
在“人与水”摄影比赛的初评会上,一直没有发言的潘文堂指着一张《沱江大污染》的照片说。
照片上,一只死青蛙怔愣着无神的眼睛。那是2004年的5月,沱江流域发生重大污染,数万吨死鱼被冲上岸。经济损失达3亿元人民币。沿江一带的居民吃水用水发生困难
。他们在烈日下排起长队用水桶接水。
作为首创股份的总经理、一个做水生意的老板为什么会关心水源的清洁还是污染?
“因为水源的污染会提高水处理的成本,发展下去我们会无水可“务”。”潘文堂说。
关心水的当然不仅是潘文堂和刘晓光这样的企业家,但当水企业的老板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对环境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时,人们还是不禁感到新奇。
从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水价的一次次上调,“水务”这个新鲜名词挤进了生活,人们也慢慢接受了“水是商品”这样一种观念。
在城市用水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水务市场开始形成。
何为水务?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介绍说,水务有两个大概念。第一,从水的源头说起,这是个大循环,江河湖海是起点,经过处理,把水分成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三大块,引到人们要用的地方。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水资源的匮乏,现在废水处理以后回到江河湖海混合后再重新利用,这样就形成了水的大循环。
另一方面,现在提得多的中小循环,是指水源进水厂之后的加工循环,供给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包括污水处理。结合目前的国际市场来看,这样的循环是一种市场运营。
在这个“中小循环”里,众多的水务企业看到了日益清晰和扩大的市场机会。他们当中,既有威立雅、美华这样的跨国公司,也有首创这样国企出身的上市公司,还有众多的民营企业。业内人士估计,中国水务行业是未来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按照国家的“十五”计划,供水行业的年产值要从六七百亿,提高到近两千亿元,城市污染处理率也要从目前的29%提高到45%。
中国将尽快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在此背景下,中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开始进行水价改革。首先是上海提高水费中的排水费的价格。排水费提高到1元,比以前价格调高了40%。而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焦志忠表示:到2005年北京水价要增长到6块钱左右。水资源的稀缺,自然导致了水价的不断上涨。水价每上涨一分钱都将会极大的影响水务公司的利润。
对于民众,生于一个市场化时代面临的一种不幸是:每一个市场化的过程通常都意味着涨价的过程,不论是水、汽油、煤气还是利率。如何在“治水”市场化进程中建立协商机制,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就成了政府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
对于企业来说则面临着管理体制变迁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九龙治水”固不可取,一家独大也不一定可行。在水利部推动的水务局管理模式受到建设部的反对之后,两个部门妥协之下达成协议:谁也不率先推动“统一管理”,让各地方政府自行试点。
“看得见的手”打起来了,干脆谁也不再伸手了咋办?
国内关于水务行政体制改革有三种意见:
一为“保持现状论”,这种观点认为,目前的部门分治格局能有效保持权力平衡。水利部门不能一家独大;其二为水利部力推的水务局模式;其三则认为应分三步走。在过渡阶段先由国务院一位副总理来专门协调各涉水部门的职能交叉和利益冲突;随后取消现在的水利部,在国务院成立一个水资源协调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来进行协调管理;最后这个委员会将原所有涉水部门的职能全部剥离过来,专事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在水政改革大背景下,水的价值链条上又会串上新的主角:咨询研究机构、独立水质监理机构、或者还有NGO。市场是一个好东西,它使各利益主体从关心自身利益出发,主动关注价值链的上游与下游。解决“公地危机”。
作为这个价值链的末端,最后的买单者,我们谨慎地注视着这个链条的变化和延伸。 (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