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刊登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王小广的文章称,中国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防止房地产“泡沫化”转变为“泡沫经济”。
文章称,未来10年~1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泡沫经济”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深度经济
危机。而产生泡沫经济的主要诱因将是房地产,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房地产泡沫化的继续发展与人民币升值的结合,两者的结合极可能引发“泡沫经济”,从而可能使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受到很大的挫折。
首先,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向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财政和金融政策均要减少对房地产消费的刺激。过去提供的在税收、交易成本、金融信贷等方面刺激住宅消费的政策需要转向“适度紧缩”。地方政府要把发展经济的主要精力从房地产上转向工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包括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上,而不是把房地产作为财政和加快发展的“支柱”或“摇钱树”。
其次,加强对房地产的金融和土地调控。一是可适时采取结构性升息措施,抑制房地产泡沫化继续发展。今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达24.5%,这是在去年同期增长53%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显示当前的投资增长仍然偏快,其中又主要是由于房地产投资过热,1月~2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7%,房地产投资占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达28.4%。控制房地产过热结构性升息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房地产企业贷款利率是重要的举措央行最近提高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将对抑制房地产过热、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起积极作用。目前上升0.2个百分点属于微调,我们估计其作用是警示性的,即警示一些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购房者,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存在较大的风险。小幅升息及仅靠利率调控难以控制房地产过热,但下一步可继续加息及采取更有力的控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直到房价过高、房地产过热得到有效抑制为止。二是在继续采取严格的土地调控政策的同时,努力优化房地产的供给结构,主要是增加中低档住宅的供给。
三是建立抑制房地产泡沫化的长效机制。抑制房地产泡沫,关键是建立一套长效的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的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逐步取消期房销售政策,近期严格执行建设部规定的2/3封顶才可销售的售房政策,最终实现由“香港模式”转变为“美国模式”,即仅销售现房,不准销售期房。其次,征收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资产税,一部分是增值税,房地产增值税只是投资增值部分且在发生交易时才纳税。在现有阶段,自住住房(限一套)可实行适当的税收减免,自住房出售同时购买新房可免收增值税。第三,新房须住满一年后才准上市,以抑制住房的过度投机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