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彦(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生于80后)
编者按:本报3月24日针对“郭敬明《文化访谈录》”事件刊出《娱乐至死“的偶像作家们》的评论,引起了读者激烈争论,北京科技大学一位学生写信来为郭敬明及”80后“鸣不平。本版编辑特刊登此文,提供公开讨论的平台,鼓励”80后“一代阐明自己的价值观。
我不是郭敬明迷,我也不是评论家,只是一名平凡的学生,但看过近日《新京报》对“文化访谈录”采访郭敬明事件的评论,我忍不住有话要说,代表那些被贬为“道德出现问题”的年轻FANS,因为我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
略看了一下有关郭敬明的《文化访谈录》和相应一些评论文章,我很怀疑某些前辈提出的价值观取向的理论。原因有二:
其一,世间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我们又怎能轻易就判断任何抄袭都是道德低下的表现?一篇文章不仅包括文章结构、场景,作者个人的语言功底才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关键因素。在郭敬明涉嫌抄袭的小说《梦》中,女主角与她的朋友们形象如此逼真,不能否认是文字的力量使他们的性格变得鲜活。
抄袭案原告庄羽的文章构思巧妙,情节引人,可是为何她的《圈》没有走红而《梦》却深入人心?一个同学曾对我说,看《梦》的时候哭了好久,那种流水般的文字把感情宣泄得恰到好处。
郭敬明在文学界内违反了规则,他承认了道歉了我们便原谅他,就像歌曲的翻唱一样,不同的歌手演绎出不同的版本,观众最有发言权评判谁的音色最动人。我们迷郭不是因为他英俊潇洒,我们只是出于对优秀作者的景仰。秤在心中,我们的价值观是公平,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在条条框框中接受被安排好的所谓正统英雄。
其二,我们知道文学翻版(“翻版”为作者原话,编者注)问题存在已久,一直是文学界及社会争执不休的一个焦点,这次的事件只是发生在近期的众多翻版事件之一,我们可以讨论事情本身,没必要专门针对郭敬明大做文章。而看《文化访谈录》节目现场,充满了针对性的尖锐问题,令众多观众都难掩气愤。既然节目安排已经提前敲定,就应照原计划进行;如果要改换内容,尤其是嘉宾申明不愿接受的采访范围,便应跟嘉宾沟通以达成合作目的。《文化》的这种做法,除了欺骗与商业牟利,我们看不出任何对文学的尊重与对价值观的思考。
如果正如主持人所说,抄袭文章构思便超越了“道德最基本的底线”,那这样靠欺骗来做节目是不是更不道德呢?难道文学者的道德要求和商家的道德要求还有差异吗?
《文化》主持人马东这样声明:“我37岁,你22岁,我明显感到我们有很多价值观念是不一样的。”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称赞,对一个人的夸奖,又有多少涉及到价值观这个人生话题呢?
以偏概全的判断也许就是两代人之间难以沟通的障碍。很多时候,是长辈们以年龄划分出等级,再判定幼者的少不懂事。我相信,我们8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并不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无知者无畏。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