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3日专电(王一娟、张杨)经过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我国在能源动力转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万钢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半步之遥。我国在动力技术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半步之差就表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将电动汽车产品交给消费者去检验,而我们的这项工
作还刚刚开始。
科技部有关专家介绍,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源结构转型,逐步实现从石油、天然气、煤基燃料向化石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多元化能源过渡;二是动力系统转型,推进传统内燃机技术向新型燃气发动机、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技术变革;三是基础设施转型,研发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储运、加注和制氢技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汽车动力系统转型,是多年来我国发展清洁汽车和电动汽车成功实践的战略总结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部高新技术与产业化司陈家昌处长介绍说,基于对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的战略考虑,"九五"期间,科技部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实施了"清洁汽车行动",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国已有燃气汽车19万辆,加气站600余座,年替代石油130万吨。而且天然气汽车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预计今后几年将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
"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投入8.8亿元,是最大的科技专项之一。全国200余家单位、2000多名骨干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实施,初步形成了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目前,小型纯电动车辆已经过产品型式认证试验,混合动力汽车已开始商业化试验示范运行,燃料电池汽车已经研制实用样车,即将开始商业示范运行。各类电动汽车样车进入实用化考核阶段。这为我国汽车动力转型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人才和实践基础。
在常规汽车技术开发方面,国内外存在明显的技术差距,由于合资外方对核心技术的保护和不转让,我国汽车企业对外方产生了高度依赖。长此以往,中国汽车产业将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环保型汽车,其技术和市场仍然处于一种蓬勃的发展阶段,国内外还不存在明显的代差,重视和扶持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能够快速缩短与世界汽车技术水平的差距。
专家们认为,目前,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开发一系列有商业应用价值的环保、节能混合动力汽车,并即将推向市场。国内除东风、长安、奇瑞等为数不多的本土自主品牌外,国内汽车市场更多的是世界汽车巨头的身影。竞争已经开始,我国必须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防止中国汽车产业出现新的"空心化"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