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老字号要“自救”
“不要怨天尤人,一切靠自己!”当一位老字号企业经营者谈到成功转型的“秘笈”时,反复强调了这样一句话。的确,在所处行业呈稳步发展态势之时,总是强调体制、包袱问题,这对老字号的发展是毫无积极意义的。
市经
贸委助理巡视员王立宇认为,目前多数老字号已经改制,企业经营者有绝对的决策权,企业的兴衰与决策优劣有决定性关系。在老字号企业改制之时,的确存在一些包袱问题,但是改制时没有将品牌价值评估进买断成本当中,这无形中是给了企业一笔巨额“补偿”。因此接下来的发展,应靠企业经营者更多的决断能力。
《中国老字号》副主编李岫认为,从行业角度看,体现丰富民族特色、民族文化以及市场广阔的的老字号企业应更有生命力。如餐饮、商业以及中医药等行业都因其各自优势特点较易于恢复、重振,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
从经营角度看,老字号企业要重现辉煌,与所有现代企业一样,需要有正确的战略定位,认真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需要有优秀的团队和富有洞察力的领导者,需要科学的流程设计和经营管理。
“自救”成功案例——青岛饭店:踏着市场的节拍
青岛饭店前身为青岛咖啡,创建于1932年,主营西餐。到1956年公私合营后,正式更名为青岛饭店,并开始兼营中餐。文革开始后,青岛饭店全部经营中餐,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其经营业绩在岛城屈指可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私营经济在市场中逐渐活跃,激烈的竞争让青岛饭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1994年,公司改制,但人人参股的制度并没有改变太多制约经营的灵活性。从1995年开始,青岛饭店在餐饮业中的地位直线下滑。
直到去年,公司第二次改制,职工股退出,再借青岛饭店搬迁的时机,公司开始酝酿起翻天覆地的改革。先是在用人机制上体现“能者上”的原则,将人的价值体现于市场杠杆的调整,选拔更多有才干的年轻人进入了公司的决策层。紧接着,调整了内部奖惩机制,向成功的外企吸取先进管理经验。在一系列思想转变的同时,青岛饭店还根据市场需求推陈出新调整菜品,不适应现代口味的菜品被果断淘汰。
从去年10月开业至今,青岛饭店餐饮业务量稳步递增,老字号的人气又重新聚拢。
青岛饭店副总经理张彦昌说:“如果说计划经济存在体制、资金、人员问题,那改制后影响企业经营好坏的最大制约就是企业自己。”
海滨食品店——“三招鲜”顶住三重浪
1928年,以经营南北风味食品、干海为特色的“万源永”食品店开张,建国后店名几经更迭。
1990年,海滨在中山路率先引入超市业态,将高端消费引入店门,业态的特色奠定了海滨“出名”的机会。从1990-1996年,海滨靠这“一招鲜”曾将营业面积增加到三倍,销售额提高了20倍。
随着洋超市涌入岛城,海滨迅速跌入低谷。从1997年起,企业收入缓慢下滑,到1999年销售额跌落到2200万元。
从1999年下半年,海滨开始着手二次调整。这次,他们看好了素有青岛特色的干海产品,并率先提出“知识服务”以及“买海参,到海滨,找小金”的口号。2001-2002年前后,海滨大量投放广告,推介食海参的妙用,最终在岛城掀起了一场“海参热”。2002年,海滨单店年销售额回升至3000万元,2003年继续上升至3300万元,去年达到3900万元,今年预计将超过4000万元。又是六年,海滨单店销售额番了一翻的同时,营业面积却缩小了50%,人员也缩减了60%。
海滨食品商店经理尚建晖感慨颇深:“市场不相信眼泪,老字号只能作为消费者给你的认同,企业要越做越好,还需靠自己。而对于那些正处于挣扎状态的老字号,挽救企业也必须靠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