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3月10日电
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最近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评议政府绩效的活动,与传统的由政府自身进行评价的模式不同,这次评议的整个运作过程几乎由一个中立的社会组织完成。
作为这项活动组织者的政府更像是一个“助手”——除了进行必要的协调外,从
不
干预评议活动的具体操作。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和改进工作作风,开始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对政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评价,以此发现不足并作为决策参考。北京、福州、青岛以及近年来的温州、深圳等地的政府部门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评议活动。
但一个明显的不足是,这些评议活动都局限于政府自行组织、自行评价,在这种“运动员+裁判员”式的评价中,政府部门扮演了双重角色,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评议政府的绩效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评议,即在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进行;另一种就是由外部中立的社会组织实施的评议。前者当然必不可少,但后者显然更客观公正,因为它很少与政府部门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受到的干扰因素最少。”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包国宪说。甘肃省的这次评议活动就是这个中心负责的。
甘肃省的这次评议结果是,非公有制企业对市、州的平均满意率为62.41%,其中最高平均满意率为77.82%,最低平均满意率为41.14%,对省直部门的平均满意率为59.20%。
甘肃省政府秘书长程正明认为,评价结果为政府改进工作和决策提供了参考,政府将建立相配套的奖惩机制,使评议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改正。
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于去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也是中国高校中成立的首家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机构。(记者 王衡 朱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