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李洁言)《少林寺》上演时那种几乎所有人奔赴电影院的火爆景象多年不再有了。当下青年流行文化呈现出“阶层化”和“小众化”的新态势,这是一项新近完成的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
这项研究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文化现象与热点问题监测研究”课题组组织实施的。它始于2004年下半
年,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
这份题为《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中指出,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年人喜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中国青年的欣赏品位、消费模式和参与的文化活动正在分化,并呈现出较明显的阶层化和小众化倾向。
研究报告指出,阶层化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人,按照某一个或几个标准,如财富、权力、教育、职业、文化或声望等被区分,具有等级特征,是对社会金字塔的纵向划分。小众化是相对于“大众化”而言的,指同一社会阶层内部或不同社会阶层的一些人群源于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品性而聚合成一个小圈子的趋势,是一种横向划分。
各类青年文化群体的风起云涌,是这项研究的现实背景。
有私人营养师安排膳食,有私人美容师进行皮肤护理,有私人医生照看生理和心理上不适的“小私”群体;通过互联网召集数以百计互不相识的人,在指定时间涌到指定地点完成某些稀奇古怪的动作后,又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的“快闪暴走族”;喜欢把自己的个人感受、体验展现在网页上,供人阅读的“网络日记”群体等,纷纷以自己的存在,宣示着青年流行文化的阶层化和小众化走势。
新青年群体的新活法
本报记者 林蔚
“小私”、“极客”、“快闪族”……令人眼花缭乱的族群层出不穷。他们大多顶着新奇古怪的名称,却依经济、文化、职业或某类特定标准,细分成风格鲜明的小群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青年流行文化的分层、分众现象日益显著。
快闪族:聚众宣泄,个性展示还是无厘头模仿?
据称,“快闪族”起源于2003年的美国纽约,几次成功的“快闪”行动使“快闪家族”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
“快闪”热门的时候,25岁的报社编辑余星曾经尝试过号召一次类似的活动。余星在常去的论坛上公布了这样一个“快闪方案”:某月某日某时,到商业街某快餐厅,排成一队高喊“排队吗?吃饭吗?累了吗?”重复三遍,鼓掌散去。
余星的创意因为响应人数过少而泡汤。给他回贴的人里,批评讽刺的占了多数,意见基本上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一类。不过,余星看好“快闪”的发展空间,“好玩,而且可以作为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现在不时兴独自喝闷酒了。平时工作压力大,好好地发泄一次,反正谁也不认识谁,不挺好吗?”
2004年,在中国多个城市,有大批的“快闪族”实践着和余星类似的狂想。来自网络的消息显示,厦门、杭州、成都、青岛、广州等地,都留下了年轻人搞怪“快闪”的痕迹。其中,2004年4月,杭州近400名“快闪族”的齐喝可乐活动,被认为是内地最为成功且具有代表意义的一次“快闪”活动。
来如风,去如雨。有人认为是无厘头模仿,有人却当成一种个性张扬。厦门一位网友以为,“快闪”意味着在一段时间里和陌生人分享你的生活,结成庞大阵容,直接宣泄某种情绪,这就是“快闪”最大魅力所在。中国快闪联盟网站主管东树称,“快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
《报告》分析认为,“快闪”是网络媒介催生的新一代生活方式,它的流行,首先是青年人对网络的依赖。“快闪”活动能满足网络青年短时间内回归社会群体的需要。此外,缓解都市紧张生活,调节心理压力的需要,满足标新立异、崇尚自我的表现欲等等,都是“快闪”得到追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