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归功于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支农重要方针政策的出台。惠农政策,让农民喜笑颜开。去年以来,我市农民收入随之明显增加。有句话概括得好:去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依靠“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在看到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的同时,我们还应清
醒地看到,真正唱好农民增收“四季歌”任重道远。 去年,是我市深入推进城乡互动战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促进郊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其中,支农政策鹤立鸡群:去年我市全年减免农业税2.3亿元,农民人均负担减少到41元,比上年减负51.8%,向98.4万户种粮农民发放直补资金4424万元,发放农机补贴348万元。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总投入达6.84亿元,增长28.6%。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农民增收幅度为近6年最高。全市农民去年人均收入达到5080元,增长12.1%,自1999年以来增幅首次超过两位数,首次超过城市居民增幅。我市去年粮食总产232.3万吨,增长4.6%,夏粮单产创5年来最好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广大农村呈现出丰产增收的喜人景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民增收中仍有隐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保持和发展当前大好形势的难度还比较大,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促生产容易,保增收困难”。当前,农村外出从业人员打工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我市一些较偏远落后的村庄,农村外出从业人员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还比较差,许多农民没有打工的技能。相当的农民还是靠出卖体力挣取微薄收入,即使外出从业时间再长,也没有技术和智力的增值,一旦体力下降就要重新回到农村,再次融入传统经济结构之中。
在新的一年里,如何继续挖掘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克服制约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唱好农民增收的“四季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业内人士指出,去年农民增收明显,是政策、气候、人努力等同向合力的结果。今年我市提高了对种粮的补贴,每亩由去年的14元,提高到16元。目前我们应在继续从政策上对农业种植业予以倾斜和利益补偿的同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上来,特别要关注中年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产,这是实现城乡互动,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促进郊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行之有效的做法是让更多的农民掌握劳动技能,让更多的农民早日变成“蓝领”。去年我市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有4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万人。这为农民增收创出了新路。
我们要从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在人、财、物上继续予以扶持,并加大扶持力度,将市郊的镇级职业技术学校,变成培养现代产业工人的摇篮,为农村不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提供义务或半义务职业技术教育,让没有技能的农民早日掌握打工的技能,让农民外出打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让岛城的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