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必有独具特色的城市道路。认识一座城市,首先从感受这座城市的道路开始。道路建设已成为见证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缩影。 步入即墨市,那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络,处处映射着即墨的激情与活力。青银高速、济青高速和烟青一级路纵横南北;青威路
、鳌蓝路横贯东西;蓝烟铁路和胶济铁路在此汇集,女岛港、鳌山港让即墨连通四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让即墨扼青岛之“咽喉”,成为青岛向外扩展的必经之地。 即墨,因为有了路而卓然不凡,因为有了路而更具青岛未来新城、立市之本的气魄和气质。红火的交易市场、塔吊林立的工业基地、生机盎然的农业园区……一条条新的经济增长带在公路两侧迅速隆起。道路建设撑起了一座崭新的城市,为即墨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条条大道通四方,天堑变通途。即墨全力建设大青岛都市新区
路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即墨的发展:即墨西部是千里沃野,但由于交通不便,农民辛苦生产的蔬菜卖不出去是常事;东部沿海,捕捞或者养殖出来的海鲜也常因为不能及时卖出而使品质降低、价格打折;城市的整体框架没有全面展开,招商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有人把交通出口比作人的咽喉,咽喉被堵塞,人就会窒息,交通出口堵塞,人车不能畅其行,货物不能畅其流,经济无法振兴。因此,交通出口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繁荣。即墨人首先打响的便是打通城区出口之战。即墨市相继对烟青路、大王路、204线城区北出口和鳌蓝路西出口进行了拓宽。至此,即墨城区东西南北四个主要出口都得到了改造,交通状况发生了质的飞跃。堵车现象一去不复返,来往车辆畅通无阻,川流不息,公路两侧的商店、酒店、门头房比比皆是。
即墨道路建设发展的“黄金期”当属“十五”期间。从最初的相对落后到在全市处于领跑位置,即墨仅用了5年的时间。短短几年间,即墨的道路建设完成了“量”的积累,实现了“质”的飞跃。即墨一下子步入了青岛半小时经济圈,而指引这一切的却是即墨人发自心底的一个始终不渝的决心———融入大青岛。
回看“十五”期间即墨的大事实事,斥资修路每年都会列在其中:2000年,即墨市投资7000万元完成了全长30公里的环海公路,投资3900万元完成了204线城区北出口2.06公里拓宽工程、移康路12.3公里大修工程、大温路18.28公里拓宽工程、鳌蓝路西出口7.6公里拓宽工程等重点工程;2001年,投资6600万元完成全长27.3公里的大田路工程,投资5500万元完成了南城路29.3公里拓宽工程;2002年,投资5470万元完成了南城线7.8公里拓宽工程、莱青线4.66公里拓宽工程、王段线11公里拓宽工程;2003年,投资6400万元完成王新线10.8公里大修工程、莱青线10公里拓宽工程、莱青、王段线10公里拓宽工程、鳌东线7公里罩面工程、城马8.7公里路面大修工程;2004年总投资11004万元完成全长11.56公里烟青路灵山———上疃段路基路面改建工程,全长8.17公里王新线基路面改建工程……5年时间即墨建设总里程增长了206.41公里,总投资7亿多元。公路密度翻了一番,提高到每百平方公里62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了1103公里。
拓宽后的城乡公路似一条条蛟龙盘卧在即墨的大地上,为即墨市东、西部经济腾飞注入了新鲜血液。2000年修建的30公里长的环海公路,连接起了丰城、王村、田横三镇的15个村庄,从这些乡镇乘车到即墨的时间一下子缩短了半个小时,让山海间沉默的小村落焕发了新的生机;南城线的加宽,架起了西部镇与青岛之间的桥梁,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沿线5镇高效农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计划投资3亿元的鹤山路东通工程,让鹤山路一下子长长到17.28公里,将商贸区与旅游区连在了一起;19.5公里的鳌蓝路改线工程,让横贯东西全长38.8公里的鳌蓝路,沿马山后往西延伸,与济青高速公路亲密握手……
与大青岛全面对接、与大青岛一体化发展,即墨的道路建设没有停歇过。即墨市加快龙山办事处南域与城阳的对接,投资4700万元,完成总长18公里的青年路、埠惜路等道路新建、改建工程,使该区域尽快发展成为我市高档针织服装服饰、电子及电子配件、食品饮料和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加快西部新经济区与城阳国家出口加工区的对接,投资2450万元对城西新社区总长18.7公里的“三纵两横”主要干道进行了扩建,将其建设成为青岛制造业发展的新空间和外贸加工出口的重点基地;加快南泉、蓝村与城阳、胶州的对接,建设拓宽三城线,将该地区建设成为重要的物流中心和新型工业基地。
经过2000年至2002年这3年的时间,即墨市整个道路建设的基本框架已经拉起来了,但即墨市道路在景观上、形象上、功能上与一些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进入新世纪后,招商引资形势在不断变化,外商投资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因而,即墨急需通过道路改造来提升城区形象,完善城区功能,从而促进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
2003年和2004年,本着“建生态景观大道,提新区城市形象,促招商引资工作”的目的,即墨市开始分别对烟青路、蓝鳌路、鹤山路、即威路等多条城区主干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宽改造,实施高标准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2004年全市就投入建设资金6000万元,重点实施了城区8条道路、3座桥梁的立体绿化,栽植各类乔木12.1万株,灌木111万株,攀缘植物14万株,竹类植物2.4万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50.2万平方米。
大手笔的道路改造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突出效果。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生态景观大道建成后,直接引发了即墨城区形象的巨变。修葺一新的烟青路,双向六车道,纵穿即墨南北;那笔直、宽阔、整洁的鹤山路,横贯东西,气势如虹,被即墨命名为“迎宾大道”;位于西部中心区的城北二路拓宽改造后,其两侧成为众多房地产商的必争之地。2004年投资1亿多元改造的烟青路,不但进行了彩色的路面铺装和高标准的立体绿化、美化改造,而且还在交叉口新添了韵味十足的城市小游园,成为广大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道路通,百业兴。即墨昂首挺进青岛“半小时经济圈”
动一子而全盘皆活。对于即墨来说,此“子”无疑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无论是那西部万顷沃野的蓝烟铁路和刚完成电气化改造的蓝烟路复线,还是东部183公里海岸线上的海上运输航路,无一不是“借交通带火百业”的重要一“子”。
与路相伴,妙象环生。一个又一个大项目相继落户即墨,一片片市场拔地而起,一处处风景区蜚名中外,一座座小城镇令人刮目相看……今天的即墨,已成为胶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加快建设大青岛都市新区,即墨市步入了历史上又一个最快的发展时期。
沿路看即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日商岩井、丰田通商等11家世界500强企业和TCL集团等7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即墨,而且这些项目无一不沿路而建。公路和铁路两旁,正成为吸引内外资大项目的热土。沿青威路而建的青岛服装工业基地从2000年3月开始规划建设,已累计投放资金7.5亿元,引进了即发集团、瑞华集团、红领集团、一诺集团等青岛市针织服装服饰产业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日本第一纺织、深圳瑞和菲玛、湛江针织等一批著名内外资服装服饰企业也纷纷前来落户。到2004年底,该基地累计引进内外资项目320个,合同利用外资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4亿元。
沿204国道而建的青岛环保产业基地,沿青烟路而建的省级高新区,沿鹤山路而建的经济开发区等招商载体炙手可热,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总投资9亿美元的韩国马斯特造船项目和总投资3.4亿美元的日本东丽纺织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2650万美元的创新科技和总投资2222万美元的旭骏电子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总投资2.7亿元的TCL白家电和总投资1.5亿元的新同人电子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椰风食品项目即将投产,有力地促进了针织服装服饰、电子及电子配件、造船及造船配件、食品饮料、市场商贸和旅游六大产业集群的形成。仅去年一年,即墨市合同利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42.8%;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增长81.3%;实际利用内资65亿元,增长35.4%。其中,新审批计划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36个,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新在建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32个,实际利用内资20.6亿元。
其实,借路引项目兴产业,只是交通激活即墨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沿路无处不市场,临街无处不店铺”,这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语清晰地折射出交通对市场商贸业的巨大带动作用。仅鹤山路两侧形成了繁华的商贸区,沿路自西向东呈“非”字形,汇集了环保装饰材料城、厨具商城、小商品城、服装批发市场、布匹床上用品市场、副食品批发市场等12处大型专业市场,建设总投资8亿元,年交易额220亿元。其中,我国北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即墨小商品城总投资1.23亿元,已吸纳经营业户2800多户,主要经营小五金、小电器等24大类上万个品种,去年交易额54亿元。市场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市场”和“省级规范化市场”。
随着去年投资1.7亿元新建的环保装饰材料城、中百佳乐家超市、家庭装饰材料超市的正式营业,即墨市已建成各类专业市场24处,其中建筑面积过万平方米的市场18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14处,基本形成了以服装批发市场、小商品城等专业市场为“龙头”,以利群、百盛和中百佳乐家等各类超市为骨干的“江北最大市场群”,去年完成市场交易额351亿元,引进了2200多家总代理、总经销式业户,老人头、鳄鱼、金利来等一大批国内外名牌纷纷落户市场。形成了辐射21个省市自治区及亚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营销网络。市场商贸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对即墨市二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6.84万户,民营企业发展到5170家,其中注册资金过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达到94家,民营企业集团发展到17家。其中,全市围绕市场从事地产品加工的企业3200多家,各类市场共吸纳经营业户4万多户,日均上市75万人次,围绕市场从事运输、餐饮服务等三产人员达12万多人。
交通业的快速发展,让远离城区的各大风景区终于走出深山穷闺,向国内外游客尽情地展示着她们迷人的风采和魅力。蓝鳌路和青银路的相继开通,让以石林著称于世的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闹起来。随着海上航线的开辟,远离陆地的历史名岛———田横岛也第一次迎来了投资商,三联集团投资3.2亿元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有“天下第一海水温泉美誉”的温泉镇,建起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青岛培训中心等一批国家、省、青岛市级培训疗养基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疗养人员。去年,以滨海度假为特色的东部沿海旅游开发呈现新的态势,天泰山海泉综合开发项目和麒麟山庄星级酒店已投入使用,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旅游有了新突破,周戈庄上网节、鹤山柿子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更加活跃。去年接待游客327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1亿元。
说起快速发展的交通业,即墨市的老百姓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青银和济青高速公路开通后,我们即墨人就可以早上在即墨逛市场,半小时后便来到青岛看海景,4个小时后临近中午时分到济南登千佛山。交通网络给老百姓带来的作用可谓“窥一斑而见全豹”,最大的受益是: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青银高速公路以东、即墨城区以西,曾是一片不毛之地。随着青银高速公路的开通,这里新建了第28中学和即发阳光城、名门世家、书香门第、江南花园、瑞纳鳌园等一批高档住宅区,成为即墨新社区建设的典型代表。如今,这儿吸引了众多的青岛人和不少外商前来安家落户呢!
不但城乡结合带,就连远离城区、地处农村的农业高新区、畜牧科技示范园和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也变得异常繁忙,成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孵化器。受其示范、服务、带动,即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13元,增长13.9%,增幅创近六年来最高水平。知识农民再也不有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操持农活了,足不出户地玩起了高科技,让黄牛借腹生奶牛、无土栽培……种田养畜变成了闲情逸致,这和市民的差别越来越小了!
随着新建扩建长江二路、埠惜路、华山一路等城区道路,拓宽青烟路北安至灵山段、王新线官庄至华山段,完成鳌东线南泉段大修工程的竣工,高标准整治了青烟路、蓝鳌路、嵩山二路等主干道路,完成了鹤山路、振华街等道路罩油工程,即墨市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即墨市建成区面积达40.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48.2%。其中,华山、蓝村、鳌山卫被列为全国重点小城镇,温泉、田横被列为省中心镇,小城镇详细规划覆盖率平均达到47.2%。
从公路对接青岛开始,即墨市围绕建设大青岛都市新区的目标,从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快了与大青岛的对接。仅去年一年,即墨市就投资9.8亿元,完成了45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其中,总投资3亿元,总长17.28公里的鹤册路东通工程,已完成投资1.1亿元;集中整治沿墨水河、鹤山路、蓝鳌路、青烟路两侧23条街道;对文化路、嵩山一路等7条城区道路实施罩油;建设湘江二路、嵩山三路等部分道路路段,抓好乌威高速公路、即平高速公路、滨海公路即墨段建设和鹤山路延伸、北赵线大修工程。高标准亮化振华街、青烟路部分路段,使即墨逐步脱离县城层次,在发展载体与管理上实现与大青岛的全面对接。即墨的强势崛起,已引起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004年12月9日青岛市委第59次常委会上,青岛市委明确提出,2005年要集中力量把“青岛重要一极”即墨的建设推向前进。
挺进,没有停歇。交通建设让即墨融入大青岛的步伐越来越快
修路机械的轰鸣声、建设者忙碌的身影,3月的即墨,焕发着勃勃的生机,让人们感受着蕴藏在这片土地上的无穷热力。开工建设的滨海公路,奏响了即墨构建大交通的最强音符,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即墨加快了与大青岛的对接步伐,正在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在规划建设的国家重点公路威海至乌海线的即墨段,将建成山东东部沿海的交通要道……一条条超前规划设计,精良施工的道路勾勒出了即墨未来的美好蓝图。
如果说即墨市的交通建设铺展出了一幅异彩纷呈的画卷,那么,滨海公路的发展无疑是其中令人称道的精彩章节。
青岛滨海公路北段工程,起于即墨市田横镇,经温泉镇拦海坝、鳌山卫镇和崂山区仰口隧道、大崂、松岭路,止于崂山区松岭路与香港东路交叉口,全线长64.28公里,其中新建路段38.87公里,改建路段25.41公里。工程的主要控制点有田横镇、温泉镇拦海大坝、鳌山卫镇、仰口隧道、香港东路与松岭路交叉口(终点),在即墨市有50.6公里。工程将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桥涵汽车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其中,从起点到鳌山卫路段,长26.41公里,路基宽24米,为双向四车道;鳌山卫至终点段长37.87公里,路基宽32米,为双向六车道。
滨海公路将建设成为即墨市东部沿海一带进出青岛市区的快速通道,使该市东部沿海一带进入青岛市区的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从而真正将东部沿海一带融入青岛半小时都市圈,全面加速青岛市“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城市框架构想的前进步伐。它的建设将对整合青岛市滨海沿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拓展青岛市的城市发展空间,满足奥帆赛安全畅通、方便快捷的交通需求,以及完善区域内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滨海大道也串起了即墨东部旅游的几颗璀璨明珠,田横岛、温泉、鳌山湾……必将在她的带动下发出灿烂的光芒。青岛市的“山、海、城、岛”的特色景观也将在这条路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不但要发展景观大道,还要发展高速公路。正在规划的海阳至即墨高速公路青岛段是国家重点公路威海至乌海线威海至青岛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公路网主框架“五纵、四横、一环”之“一环”的重要路段。该项目的建设将形成威海、青岛两大沿海城市快速、安全、经济、舒适的交通通道,对于改善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促进国家主骨架公路网、山东省公路网主框架和沿海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加快半岛城市群和“海上山东”的建设,促进半岛城市群的崛起,完善和优化区域路网布局,加快胶东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加强胶东半岛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化“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实施,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阳至即墨高速公路青岛段路线全长44.948公里,与烟青一级公路、省道209、拟建青平高速公路、运营中的济青高速公路等连接成一个有机网络,进而与同三、潍莱、威乌高速公路相接,使海阳、即墨等地与山东西部、北部乃至华北地区沟通的更加快捷。公路全线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0米,全封闭、全立交、全线控制出入。
让我们再把目光从重点工程放到普通项目。一条条道路,构筑起即墨大都市新区的城市骨架。南北方向,莱青线(鳌山至崂山前),埠惜线(龙山至惜福镇)、204国道、烟青路、青银高速公路、三城线(莱州至城阳),与青岛的对接点达6处之多,这一条条道路成为即墨融入大青岛的“血管”,使即墨对外开放的气息越来越浓郁,越来越充满发展活力。东西方向的济青高速、乳即一级路……一条条不断向外延伸、畅通无阻的道路脉络,也向外延伸着即墨与祖国各地的对接。
在建设优质工程、放心工程的基础上,即墨更加重视公路与环境、生态、景观的统一协调,既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又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谐统一,不断提高公路等级,对公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生态公路、精品公路。在继去年投资9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该市又计划投资7700万元,对城区主要道路、城市主要出入口进行重点绿化建设,把城区新兴路、长江二路、华山一路南段、鹤山路东段、埠惜路等5条主要道路和城东留村立交桥入口、城南红领广场入口、城北即发广场入口、鹤山路与青烟一级路交汇处、鹤山路桥东侧绿地、黄河二路(原城北一路)西端等6处节点的绿化工作列为即墨市的城区绿化重点工程。其中,5条主要道路计划栽植乔木1.3万株,花灌木6.2万株,地被植物17.5万株,攀缘植物0.45万株,增加绿化面积30.8万平方米。6处接点计划栽植乔木0.25万株,花灌木0.5万株,地被植物5.32万株,攀缘植物1.5万株,增加绿化面积1.47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即墨市还确定了2005年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工程,计划投资7300万元完成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硬化行政村通油(水泥)路28条70.3公里,力争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57%左右。
路远情长思发展,奋发有为的即墨人正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弹奏出一曲曲美妙和谐、悦耳动听的“大路朝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