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强制婚检取消后,全国北到东三省,南到珠三角,几乎所有地方的婚检率都直落“冰点”。据有关方面统计,2004年全国婚检量不足往年的十分之一。专家们因此发出警告:婚检状况若持续低迷下去,今后两三年内新生儿遗传性疾病、先天性梅毒、淋病感染等造成的残疾和缺陷儿童将大量增加。
今年两会上,如何
破解婚检困境,已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草拟了将要向人大提交的议案,建议将婚检纳入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出资为婚检埋单,推广免费婚检。与此同时,在昨天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卢肴波、方廷钰和陈守义也分别提出类似建议。
由国家来为婚检“埋单”,把婚检变为一种免费的公共服务,变为公民福利,这既体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趋势,也符合我国的国情。
不过,推行免费婚检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从过去的报道看,在许多地方,免费婚检对鼓励新婚夫妇参与婚检的作用也似乎有限,在浙江一些地区,免费婚检依然遭到冷遇。问题出在哪儿?
问题出在“推广”两个字上。由于免费婚检的推广力度不足,所以,一方面政府虽然端出了免费午餐,但那些迫切需要这份午餐的人未必知道这份午餐的存在,如那些城乡低收入家庭他们也许是需要免费婚检的,但由于在掌握信息上的劣势,他们也许并不知道或者相信婚检这一公共政策已经发生变动,以为医院还在收钱。另一方面,虽然是免费,但也有人却对这份午餐不感兴趣,如对于一些收入较高的青年来说,他们对百多元的婚检费用并不特别在意,只是对婚检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上判断已经在本报记者昨日的调查中得到部分证实。长期负责婚检工作的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医院医生认为,之所以很多人逃避婚检,有这几个原因:时间不够、想用一般体检来代替婚检、从隐私的角度不愿婚检、对婚检存在误解。
可见,化解婚检困境固然需要国家把各地方推出的免费婚检措施上升为全国统一的公共政策,同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更需要与其他行政部门合作,制定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婚检教育计划,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婚检重要性的宣传。
对于婚检教育和宣传,我们认为:
首先,要注意形式上的创新。卫生部门不仅需要在医院或社区的橱窗进行宣传教育,更要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针对年轻人心理特点展开更广泛的宣传,如拍摄婚检教育系列公益广告片在电视上播放;利用文娱明星对青年的号召力,动员一些明星做婚检教育的代言人;在青年人集中的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内开展婚检巡回讲座,向他们免费赠送婚检宣传资料,等等。
其次,要注意利用民众自发力量开展婚检教育,减轻政府工作压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公益事业不能单靠政府孤军奋战,政府需要民众作为强大的同盟军。当前中国也开始借鉴国外经验在艾滋病防治、扶贫等公益行动中引入民间力量,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样,婚检教育也可以引入这样的机制。
当前,还有医学专家认为,要提高年轻人对婚检的重要性和必要行的认同感,就要回到“强制婚检”的老路上去,这样的观点显然不当。公民消除对婚检的误解,提高对婚检的认同,这需要一个意识转变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会自发完成,需要外部力量的引导,这样的力量,正是国家不懈的宣传和教育。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