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城乡统筹措施,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出新的变化,为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据统计,
到2004年末我市农村从业人数为258.91万人,比上年增长0.5%。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112.05万人,比上年减少6.22万人,减5.3%;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88.68万人,增加6.38万人,增长7.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8.18万人,增加1.08万人,增长1.9%。
从就业结构看,2004年我市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比例达到43.3%,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34.2%,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22.5%,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2004年我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已达到56.7%,比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例高出13.4个百分点,表明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已经发生质的变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有所增加。全年由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为7.46万人,比2003年的5.3万人增加了2.16万人。
从历史年份看,前几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较快,特别是2001年和2002年的转移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而2003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受各种阻力的影响,转移速度放慢。在转移难度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现状与特点,从体制等方面加大引导和培训力度,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又开始出现增加的良好形势。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据抽样调查,2004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0元,比去年增长12.1%。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为2161元,同比增长9.5%;农民从家庭经营的非农产业中得到收入人均845元,同比增长11.2%。2004年全市农民从转移中获得增收人均达到273元,对全部增收的贡献率达到49.6%。
以就地转移为主。多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抽样调查推算,2004年我市农村劳动力在本地(本县乡内)就业的人数约占94%;外出转移人数约占6%。
转移结构不断优化。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约占90%,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约占34%,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另外,在年龄结构等方面的分布也越来越趋于优化。
就业行业分布相对均匀。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约占40%,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约占60%。具体职业以工人、服务人员居多,大部分在合资、私营和乡镇企业务工,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务工人数较少。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且无专业技能,这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获取较高工资的直接原因。2004年全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培训,使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比例与去年相比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达到34.3%,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加快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由于素质偏低,又无一技之长,已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获取较高工资的关键因素。
劳动力输出中介组织不健全和信息不灵。在农村劳务输出中,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是通过亲友介绍和自发外出实现就业的,少数个体中介组织介绍的劳务输出,也因信用较差,让外出打工者心存疑虑,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处于无序流动状态,表现出劳动力转移的无序性与盲目性。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仍然较差。虽然我市加强部分行业对农民工务工权益的保护,但是农民的合法权益整体上还得不到有效保护,无论是谋取岗位、争取报酬,还是在享受保险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或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致使一部分农民缺乏外出务工的信心。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专业技能。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同时要建立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培训机制,帮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技能与转移能力。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各级政府应像关心城镇职工一样,来关心农民的就业与转移问题。在进一步完善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健全和扩大农村劳务输出机构,并赋予同等的政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时提供就业信息,避免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转移上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使劳动力转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进一步健全农民入城(镇)、进厂务工的保障体系。目前,我市农民入城(镇)、进厂务工就业,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方面,仍难以享受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兼业生产,实现逐步转移。鉴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的现状,部分农民不可能完全离开土地从事第二、三产业。因此,在今后一定时间内,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兼业生产,实施季节性转移,争取做到农闲季节外出打工,农忙季节回家务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兼业机会。
鼓励和引导回乡创业。各级政府应为返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在土地、税费、资金等政策上给予帮助和扶持,让他们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领路人,为振兴地方经济做出一份贡献。(本报记者
刘振兴 通讯员 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