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中高档车的三大代表红旗、中华和东方之子在2004年的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产量最高降幅达51.1%,最低也有6.4%;销量最高降幅达56.5%,而东方之子则略有上升,增幅为16.4%。
回顾中国车市快速发展的这几年,从跨国汽车公司的全面介入、到民营资本的蜂拥抢滩,在
风起云涌之间,既造就了不少畅销车型,也同样有不少车型因为残酷的竞争而销声匿迹。然而,在中高档车市场上的民族品牌“三剑客”——红旗、中华和东方之子,却表现将颇为一般。
红旗平民化路漫漫
红旗的定位令人感觉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以红旗过往辉煌的历史、优雅的外观、精良的手工艺、稀缺的产量来看,都为其披上一层政府用车、商务用车的色彩。但是在政府用车、商务用车的市场上,中高档次的车型为奥迪A6所把持,中低档次的车则是桑塔纳系列保有量最大。红旗除了能够占据小部分市场外,仍然只能退守在一些高端的礼宾用车、礼仪用车的层面。
产销量无法明显提高,进而收益不能增加,车型的更新换代、技术创新因此也就成了无米之炊。以奥迪为原型而改造的红旗车,一直有车型老旧、技术滞后等为人诟病的弱点。扛着“红旗”这面旗帜的一汽,一直在为红旗的技术提升而不断寻求合作伙伴,试图借助外力来推动红旗的发展。据了解,一汽先后与三菱、日产等公司接触合作,为红旗更换发动机、改造底盘。
2003年,一汽牵手福特汽车,推出加长版的“大红旗”,以及以奥迪100为原型,发展出了“明仕”等面向低端市场的车型,一时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红旗复出的中兴之举。在一汽的经营者看来,一方面将大红旗轿车定位于标杆性商品,继续提升其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则以“明仕”等车型冲击低端市场,抢占份额,谋求产业规模的扩大化。
业内人士认为,降价之后的红旗变得更趋务实。除了价格变化外,红旗还将从整顿销售网络、调低零部件售价等方面入手,希望以相对经济实用的形象,继续开拓私人用车市场。
如此看来,红旗还要决心在平民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中华变脸 尊驰上市
与红旗先天拥有的品牌优势不同,中华和东方之子两者庶出民间,并没有显赫的历史和血统可以凭借。因此,品牌美誉度是它们问世以来一直面临的大问题。
中华车上市以来,由于生产经验不足、相关的组装配套技术不完善,华晨汽车不得不去面对由此而产生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而影响了中华的品牌价值,甚至为中华车不佳的市场表现埋下伏笔。
在2004年初,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华晨汽车对旧中华车型设计和技术匹配中存在问题作进一步改进,推出新中华车型,试图改变旧款中华带来的不利因素。同时,华晨利用与宝马合作的机会,大力宣传中华与宝马系列车型共线生产,强调质量问题的改善。
对于华晨在2004年的系列动作,市场反应并不热烈,中华车在当年的销量刚过1万辆,同比下降56.5%。
去年12月15日,华晨新车尊驰在全国六地同时上市,而中华将淡出家用车市场。接替原华晨金杯总裁苏强上任的新任董事长兼总裁蔺晓刚对外表示,尊驰的上市表明了华晨中华轿车时代的结束,新的尊驰轿车将会定位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家用产品以及部分商务和公务用车。
可以说,华晨希望借中华变脸成尊驰,进行品牌整合,在新的平台尊驰——至少是全新的概念上再次冲击中级车市场。
用户要求水涨船高
与中华的遭遇相近,东方之子也主要是因为车型不够成熟、质量有所欠缺、品牌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而使得销量未能看涨。
在中级车的层面,消费者对车子的整体要求显然要比奇瑞原来所产的低端车型要高很多。奇瑞汽车原有的工艺不高、发动机噪音大、小毛病多等问题,对看重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用户可以接受,但“东方之子”作为一款标准的B级车,用户要求也自然会水涨船高。因此,车辆的档次不一样,人们对新车的要求标准会更高,奇瑞在质量提升和品牌培养方面,还要做更多的工作。
在2003年到2004年之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变化,以至于有人称之为“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在门外窥视已久的跨国汽车公司们纷纷发力,新车型层出不穷,很多以往的进口车型摇身一变落地国产化。
红旗、中华和东方之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免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打压。对待自主品牌,应当有等待其成长的耐心以及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并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本报记者冯蔚珺发自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