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目前老字号、知名品牌餐馆年夜饭已经预订告急,厅房预订达90%以上,零点厅也已预订达六成以上。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的现象,社会学家们眉头紧蹙。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明确表示“不赞成出门吃年夜饭”。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传统礼仪所倡导的孝道、责任等的传递功能也削弱了。(
1月30日《北京晚报》)
笔者承认,选择“在家吃”和“进餐馆”是有区别,但是这种区别是“在家吃”体现了亲情、责任感、孝道,而“进餐馆”仅仅体现了社交吗?谁能证明“进餐馆”就不能体现亲情、责任感、孝道,谁规定了亲情、责任感、孝道一定要在家里体现?为什么“进餐馆”就不能既体现时尚又体现温情呢?温情和时尚是对立的范畴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理解“在家吃”和“进餐馆”的区别所在。
“年味儿”越来越淡和传统礼仪所倡导的孝道、责任等的传递功能的削弱没有因果关系,更何况,传统礼仪所倡导的孝道、责任等的传递功能是否削弱了,还是一个疑问。
春节原本是中国人以家族为中心、以合家守岁庆贺新春为内容、以吃饺子放鞭炮拜大年为表征、由民众按照传统自行组织的喜庆节日,但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春节联欢晚会,通过荧屏君临千家万户,使官办取代了民办,以大家族为中心的守岁拜年传统,逐渐转向小的核心家庭,甚至走出家庭,进入大宾馆、大饭店,拜大年也变成卡拉OK大联欢,春节期间假期延长,又引发了旅游热潮,这更是政府和市场联手导演的新节目,特别明显的例子是,放鞭炮的传统,因政府一声令下,断然而止……
许多人感到,“年”已经失去了“年”的味道和意义。在深感失落的同时,人们又在期盼某种回归。学者的发言无疑表达了渴望回归的意味。
由于民俗原本就是人类本能的需求和创造,因此,民众又在自己的进化和发展中,不断地变革和创造着为自己所需要的新民俗。就本质而言,民俗既是传统的,又是变异的、新生的。可以这样说,凡民俗,都有自己的生命,其孕育、生成、演变,与创造它的人群的进化、需求息息相关。春节也是如此。
“年味儿”越来越淡与影响春节发生、发展、变异的条件有关。社会转型和经济变动,从根基上搅动了整个社会,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思想信仰等等都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深刻的衍变。所有这些,从不同的方向、层面将传统民俗逼到非改不可的境地,形成了诸多急剧复杂的变异。“年味儿”越来越淡就是一个缩影。
笔者以为,学者对“在家吃”和“进餐馆”,不仅要有学者立场,更要有社会立场和人文立场。仅仅从学术立场来看待“年味儿”越来越淡是不可能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所在的。
从民俗本身来说,蜕去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但对于历史来说,恰恰是不可缺少的。正因为如此,就需要学者的介入,而且是切实必要的。但学者在面对“年味儿”越来越淡时,应该更多地从正在变革的民俗的民众的角度进行思考,理解他们生存、发展的人性欲求,尊重他们自己合理的现实选择。惟其如此,你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才能接近和融入他们的变革之中,才能更真切地观察,更深入地体验,进而实现更科学的研究。
反之,如果不能与调研对象获得心灵情感的沟通,你将是不受欢迎的人,那样,你的学术研究也将成为问题。简单地赞成不赞成“出门吃年夜饭”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学者应该成为普通公众的朋友。(作者:朱四倍)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