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日前公布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都要求“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很多商业银行也认识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及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但问题关键是,商业银行怎样才能慧眼识出“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而不致于因支持中
小企业导致风险缠身?
由于中小企业多处于创业和发展初始阶段,普遍存在资本金不足、信用程度低、规范管理差、报表真实性低、风险难以控制等问题,很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都退避三舍。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如果仍不重视中小企业,以后很可能在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更谈不上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了。
去年,国家宏观调控开始后,各商业银行一度对中小企业收紧信贷。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后来在浙江等地调研时,要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要积极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
对此,商业银行也积极响应。交通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余开才对记者说,在客户选择上,交通银行广州分行为了对那些产品有市场销路、经营有良好效益、自身有较好信用的中小企业择优进行授信支持。该行多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研究确定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和有关授信条件。
要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就介入,不是所有商业银行都能做到的。这需要商业银行有一双“慧眼”,能准确识别出哪些是“三有”中小企业。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员来说,除了需要有金融知识外,可能还需要具备产业知识。如果不懂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怎么能判断这个企业是否有市场前景呢?
针对商业银行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贷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表示,商业银行要健全考核机制,通过灵活、合理运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覆盖中小企业风险,通过风险溢价来弥补贷款损失,而不是简单针对某一笔贷款的失败追究责任,从而充分调动各级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易纲表示,金融部门要配合地方政府搞好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的建设,共同创造有利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李卫玲)
特约编辑: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