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而不增收 ■繁荣而不富裕 ■商务部专家提醒
外资带来了经济繁荣,使得中国GDP迅速增加,但是,中国的GNI(国民总收入)并没有取得与GDP同样的快速发展。中国有可能出现“增产而不增收”“繁荣而不富裕”的后果。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日前表示,在看到吸收外资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吸收外资的同时,包括上述现象在内的外资经济和外资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GNI与GDP差额越来越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92年前各年份,中国的GNI与GDP数量基本持平,有时略大于GDP。但是从1993年起到2003年11年间,中国GNI数量年年少于GDP,而且差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一差额表明,中国国内创造的价值有一部分(每年约1000亿人民币)并没有成为中国国民收入,而是流向外国变成外国国民的财富。1993年以来,恰恰是我国吸收外资规模放大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收获期,外国投资者从中国获取的收益还将增加。
王志乐在其《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中分析指出,GNI和GDP的差额,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一个国家处在欠发展阶段,经济系统缺乏与外部资源的交换,这个阶段GNI与GDP几乎没有差额;第二阶段,经济系统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当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到一定规模,外资企业开始取得比较大的收益时,经济系统的GNI开始少于GDP,而且差额越来越大;第三个阶段,经济系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本地企业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开始对外投资,从国外获取利润。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收益增加,经济系统的GNI逐步增加,取得与GDP的平衡,甚至超过GDP。
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实际上是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过程。这三个阶段,也是本国企业从自我发展,到与跨国公司在国内合作发展,再到国际范围竞争合作发展,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王志乐认为,由于大量吸收外资而导致GNI少于GDP是我国必然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对外经济发展始终停留在引进来阶段,中国经济确实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按照科学发展观,这种“增产不增收”的经济增长方式应当极力避免。
外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除此之外,外资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还有,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某些行业出现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市场地位限制竞争的苗头;一些跨国公司违反中国法规抵制在其企业内设立工会组织;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导致优惠政策泛滥等。王志乐称,这些问题的存在实际上反映了人们进一步改进外资工作以适应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面对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应当有新思路和新举措。其中包括抓住宏观经济调控契机调整吸收外资的思路;适度调整外资政策提高外资质量。王志乐表示,保持外资政策稳定不等于外资优惠政策不能调整。在保持外资政策优惠的基础上,应当对外资优惠政策做适度调整,有利于提高外资质量。例如把给予外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的普遍优惠的政策改变为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项目给予优惠。换言之,把优惠政策与转变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对于我国鼓励投资的项目、鼓励投资的地区和鼓励投资的产业给予所得税优惠。对于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项目,对于产出大效益好的项目给予支持。(齐雁冰)
关键词
GDP与GNI是两个不同的统计指标。GDP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GNI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即国民总收入。GNI不包括外国企业在我国取得的收入,包括我国企业在本国以外的收入。
特约编辑:舒薇霓